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科技经济融合“技术券商”担纲 商圈里开出集装箱市集 上海加快原创新药上市步伐 徐家汇体育产业地图呼之欲出 打响中国品牌  促外贸转型升级
第5版:上海新闻 2020-08-26
致力新药临床试验、药品审评本地化

上海加快原创新药上市步伐

本报讯(记者 马亚宁)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再添新动力。昨天,由上海市科创办牵头举行的首次大规模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推介会传出好消息——最新成立的申康临床研究促进发展中心,加上即将落户张江科学城的两个国家级审评长三角分中心,将助力本地生物医药企业进一步缩短新药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加快原创新药的上市步伐。

上海医疗资源丰富,有着得天独厚的临床试验条件。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本土生物医药企业往往要到外地开展临床试验。当天到场的100多家生物医药企业,就有不少企业去外地开展临床试验。

上海细胞治疗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一款用于治疗淋巴瘤的新药就在天津开展临床试验。据公司注册项目总监许付透露,到外地做临床有点无奈。毕竟其环节比较多,相对麻烦,成本也比较高。

为加强临床资源全市统筹,进一步提升临床研究和转化能力,今年6月,申康中心成立临床研究促进发展中心,整合了全市39家市级医院资源,打造专业化、集约型、枢纽型的临床研究平台。“很多生物医药企业不太清楚哪些医院拥有更多适合新药临床的适应症,也不了解哪些医院拥有最适合的临床试验团队,我们能聚集市级医院资源精准匹配,有助于药物研发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临床试验。”据临促中心主任钱碧云估计,本地药企本地临床,可以帮助新药上市缩短研发周期,大约能节约35%到50%的时间。

据介绍,临床研究促进发展中心成立短短2个多月,已初见成效。例如,拓石药业自主研发的肿瘤免疫抗体新药进入临床试验,计划在全球开展多中心的临床研究。通过申康中心的医联大数据平台协助,扩大了临床受试者的规模和范围。

与此同时,上海在药品审评政策也有新突破——国家药品审评和医疗器械审评长三角分中心将落户张江科学城。上海科创办执行副主任彭崧说,“两个中心设立后,本来要送国家药监总局的部分药品和器械评审,可以在上海就地评审。如此一来,大大缩短了评审的时间和流程,新药上市速度还将再提速。”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