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第十四届上海金洽会10月22日举行 魅力沙滩  骑手驰骋 不到两年推出69项制度创新 青吴嘉三地打捞船即刻都来了
第4版:要闻 2020-10-16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驶入快车道

不到两年推出69项制度创新

本报记者 叶薇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近两年来,三省一市通力协作,共推出实施了69项制度创新,签署了132个合作协议,建设了67个合作平台,制定了56项规划和相关的政策。一体化发展按下快进键,驶入快车道。主题为“开创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新局面”的上咨论坛昨天举行,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不仅透露了下一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具体做法,也探讨了未来要突破的主要问题。

三大问题要重点突破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主任、长三角区域合作办公室主任、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主任马春雷认为,一体化的制度创新要解决三大突出问题——

首要问题是不要让行政分割成为一体化发展的障碍。

“行政区域交界的地方有两个特点,第一是行政的末梢,行政力量够不到;第二是发展相对落后。尽管整个城市的发展力提高了,但是这种区域分割的特点依然没有改变。”他认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就是要打破这样的行政分割,让各种要素在不打破行政隶属的情况下在行政区域之间流动起来。

第二是解决保护生态绿色与开发建设共同发展的问题。

“土地要素投入就占了生态要素的空间,处理不好就是严重破坏环境。能不能找到更多像华为研发中心这样的项目,既能够有很高的经济创新力度,同时又能够对生态资源非常友好?”

第三是如何能够攥指成拳,各有特色,既要补短板,又要锻长板。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即伸出去是‘一个拳头’,代表国家参与国际竞争;收回来则是‘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特色,最终体现合作价值。千万不能反过来,伸出去没有核心竞争力,收回来搞同质化竞争。”

“希望长三角走出一条有行政边界、有行政分割,同时又能够超越行政边界形成一体化制度环境,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马春雷说。

提升万亿俱乐部能级

疫情期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释放,成为稳住经济的“底盘”。今年二季度,三省一市地区生产总值由一季度的下降5.7%转为增长0.2%,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由上年底的23.9%提高到24.2%。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执委会副主任张忠伟说,包括上海在内,目前长三角地区有6个城市(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元,预计“十四五”期间还会有2个城市(合肥、南通)进入这一行列。“目前这6个城市经济总量11万亿多,相当于长三角经济总量的45%,经济中心城市的功能如何提升非常重要。”

张忠伟透露了目前长三角一体化的主要进展。环元荡生态岸线沪苏示范段项目将于10月底竣工。“原来没有示范区的话,就是两个设计方案,两个建设标准,两家施工公司,两家运营,有了示范区以后就是一张蓝图,一套标准,工程背后是政府标准的示范化。”

示范区还将打造江南水乡客厅,目前已经有5份来自全球设计师的作品入围最终方案,明年一季度将形成最终方案。从功能角度来讲它是生态、人文和创新的融合。

交通上,示范区也还会有更多的“跨界新路”。“长三角交通运输一体化规划明确提出来上海轨交17号线延长线,我们现在构想两省一市的轨道交通能不能在水乡客厅区域形成握手,能够形成示范区的轨道交通网络。”

推动示范项目建设,谋划三处近期示范片区,包括青浦西岑科创中心、吴江高铁科创新城与嘉善祥符荡创新中心。

探索物候经济新发展

论坛上,来自学界业界的嘉宾也为示范区乃至整个长三角的发展建言献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席王战认为,长三角三省一市至少要在三方面做到全覆盖:规划、创新、旅游。长三角地区可率先用在线新经济的思路探索物候经济、物候旅游。“比如说有油菜花的地方平时可能什么经济都没有,但是到油菜花开的三个星期游客都来了,这就是一种物候现象。我们分成7大类105个分类,大概可以对应的景点有600个左右。”

王战还建议,为了更好地推动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在大虹桥地区形成的三条轨交线,建立轨交线上的总部小镇走廊。“企业总部在这儿,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企业会做配置,比如把生产线放在太仓,把财务公司放在别处,企业都会根据成本效益做分析,这将对长三角整个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起到配置作用。”

王战认为,上海要发挥“十大名都”的吸引力,拉动百业发展:除了外滩、东方明珠这些地标让上海成为“风貌之都”以外,上海还是红色之都、名居之都、演艺之都、竞技之都、创意之都、文博之都、会展之都与世界美食之都。

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决策咨询专家、浙江大学建筑与城市发展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吴越认为,长三角一体化不仅仅是门脸漂亮,是一个展示窗口,更重要的是要攻坚克难,在下一步能够蹚出一条路子。”视野一定要跳出示范区,应该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比如除了三方合作以外能不能两两合作,一家做出亮点是不是长三角的光荣呢?当然是了。如果每件事情都要斤斤计较、平衡这个平衡那个,就没有办法往前走了。如何在示范区之外提前物色布局潜在的战略关键节点,为长三角发展的经济动能提供足够释放的空间,是第二阶段需要深思的问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