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下校服,穿上“胡服”,穿越至大唐年间的西域丝路,解开一场珍奇香料意外失窃的迷案,从公主、随从、侍护卫等各色人等中,揪出真凶!在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一场烧脑“剧本杀”正在上演。“神探”们需要先完成亚洲文化知识竞猜,再分辨出亚洲各地盛产香料有何不同,根据要求制作香囊,方可拿到通关密令,获得破案线索。
这是记者在上外附中第34届国际文化节上见到的场景。在两周的时间内,围绕“和而不同 探寻亚洲”的主题,同学们通过短剧表演、英语辩论赛、亚洲美食节、中国书画展、师生摄影联展、亚洲文物图鉴等形式,探索这片充满文化交融和碰撞的土地。
“好玩,才能吸引同学参与!”高二(1)班女生林晨曦是百草医疗社社长,也是这场“香料失踪案”剧本杀的主创人员之一。身为“医二代”,她从小就对医学非常感兴趣。她和伙伴们邀请医生进校园教骨折后包扎方法,大家一起学心肺复苏技能,几场活动办下来,在同学们中迅速吸粉,组员一下扩充至50多人。
学校要举办国际文化节,百草医疗社的同学们灵机一动,决定和同样较为“小众”的阿拉伯语学社和犹太文化社的同学们携手,沿着丝绸之路,设计了一场香料和草药之旅。
上外附中学生发展中心副主任陈烨君介绍,上外附中德语班曾有个女生叫周郁畅,是犹太文化社的“元老”。在学习德语的同时,她了解到不少关于二战的历史,并对二战中犹太人和上海的渊源很感兴趣,获得了担任上海犹太难民纪念馆志愿者的机会。利用每一次导览的机会,她和参观者深入交流,对这段历史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最终,在申请康奈尔大学时,她钻研的热情和韧劲,打动了招生官。
上外附中校长杜越华说,这个坚持了34届的国际文化节,不仅是一场多语种的交流,更能引领学生感受多元文化魅力,寻找世界各国和谐发展的文化密码。
首席记者 陆梓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