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第三代呱呱坠地的时候,一个现实的问题摆在双方的老人面前:带还是不带?
有人说,带娃是享受天伦之乐,四代同堂,儿孙绕膝,是老人最大的幸福;再说,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大,老人带娃是对子女工作的支持。本期刊登聋哑人家庭带双胞胎的事例,虽然在生活中不多见,假如没有双方老人的鼎力相助,其困难是无法想象的。所以,带娃,算是当今社会的主流。
从三代同堂到同坊而居
喜二
三代同堂甚至四世同堂,自古以来是子孙孝、长者寿的理想家庭模式,更有不少文人雅士与名流,在文学作品或回忆录中着墨提及隔代亲予人的裨益。童年,作为记事后的人心初开阶段,它们温馨而丰富的内容,可谓一生最宝贵的底色铺垫。那句“也是黄昏的沙滩上,有着脚印两对半”的歌词,正是颂扬了外婆的澎湖湾沙滩上老少伴的美好。
近百年来,我们从农耕时代迈入工商业文明继而进入信息化时代,发展之快远超西方大国。一线城市生活和商品住宅的发展,导致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规模越变越小,独立意识也催生两代同堂渐成主流,老人则居于子女家“一碗汤”的距离之遥,这种三代同坊而居,演绎出一种北上广特色的带娃模式。
带娃和打仗同理,部署分工是制胜关键。老同事里有位挺身带娃之辈,其有立场、经济独立,知识的积累如宝藏般熠熠生辉,他深知含饴弄孙不是溺爱包办,首先,约法三章并注重孙辈德育。三代同坊式的帮带让孩子父母卸下后顾之忧、全心追求职业理想,自强进取也给小孩言传身教。其次,琐碎之事则交给称职的钟点工。和孙辈在一起,稚童的活力又会唤醒老辈松弛的肌体,在笑声中活跃大脑与四肢,互动成长岂不快哉?再次,娃的智育、体育主要由父母主掌,减轻时间上对同事交友聚会和爱好的影响。
家和万事兴,老人是一家之长、家族之根,根正苗也红。新法三代同堂,分合有致,发挥所长的协力带娃,让中华敬老爱幼的传统在日常生活洗礼中传承,何乐而不为?
为了一对双胞胎
戚凌尔
晓芸告诉我,当儿媳生下一对龙凤胎,产房门口的大人竟然没有一人兴奋,每个人的表情都很木讷,甚至有点尴尬。因为儿子和媳妇都是聋哑人!老人担心孙辈会不会受影响。别的新生儿三天就可以知道健康状况,而他们的孙子孙女需要七天时间的等待。这七天,犹如等待宣判,当“一切正常”的消息传来,大人们的眼泪再也忍不住,喷涌而出。
带娃是两家老人唯一的选择:孩子的啼哭、尿床,被子被踢,过热过冷,孩子的表达,年轻的父母根本听不见。尤其是孩子开始语言表达的时候,老人们代替他们的父母进行启蒙。老人们还多了一样内容,就是手语教育,以便让孩子从小能和他们的父母进行沟通。两亲家认为,不应该让双胞胎的孩子分开抚养,要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由于带娃,两亲家互谅互解,儿子他们和岳父母住得比较近,晓芸他们从杨浦赶到闵行,多做点家务,让亲家多休息。晓芸说,亲家付出最多;而亲家说,你们还有一个小儿子(和大儿子相差8岁),压力更大。等到孩子读书了,老人们就逐步开始转换角色,少干预,要相信他们的父母,他们的父母是新一代的聋哑人大学生。父母带两个孩子去国外旅游,这样既增进了父母和孩子的感情,也锻炼了孩子独立处事的能力。孩子不仅身心健康,心理也要健康。
这是一个特殊家庭,在带娃的问题上,有了老人的全力支持,才有了小家庭的安定,才有了娃的健康成长。现在,一对双胞胎已经10岁了,是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仅优良,而且心智都特别健康,特别有爱心!
原来她在逗我乐
吕 庆
念小学四年级的孙女打小跟我亲。因为还在发挥余热,我偶尔有空去她家,一进门,她就缠着要我讲故事。我牙口不好,说话漏风,肚子里又没墨水,哪讲得好故事呀,于是就搬她奶奶的口头禅:“从前呀,有个小姑娘……”然后把听来的关于她的糗事编个把进去,比如吃饭磨磨蹭蹭要外婆喂呀,坐卫生间看小人书辰光长了,小屁股上出现一圈红箍,小手乱扒拿不下来,吓得哇哇哭呀。这些老“故事”她百听不厌,笑得前仰后合,趁机爬到我的腿上搂着我脖子摇起来,边摇边唱她编的小调:“摇啊摇,摇到厨房吃夜宵。”我要是不答应,她就拽着的我衣服不让走,振振有词地说:“你是我的‘偶像’。‘偶’尔来一次,就‘像’客人一样吃呗。”不知道这话她从哪学的,但我似乎被抽了一鞭:陪孩子的时间太少了,亲爷爷成了“客人”,漏掉多少天伦之乐啊!
今年夏天,我终于陪她过了一个完完整整的暑假,由着她自编自演,感受着新的天伦之乐。我梦里都在感慨:不带娃哪来乐啊!
那天,我突然发现,她一早起就对我爱理不理的,叫她,她冷冷地瞟我一眼,不哼一声;拉她,小蛮腰一扭,斜着头板着脸款款走过。那腔势就像参加花样游泳比赛的美女出场时昂首挺胸、不可一世似的。
傍晚,见我假装生气不肯喝酒,她也急了,拉着我的耳朵道出了秘密:“爷爷,我今天是在学偶像的样子玩呢。”我故意板着脸问:“爷爷平时是这个样子吗?”她“扑哧”笑出声来:“我的偶像不是你,是关晓彤。”
我心里热乎乎的:原来她在逗我乐啊!
好婆的微笑
伍木
儿子1988年出生时,我妈已在一年前退休,带孙子的事在她看来顺理成章。
苏州人把奶奶叫成好婆。儿子咿咿呀呀的“好婆好婆”,让我妈笑得合不拢嘴。至今难忘一幕印象:我妈坐着把孙子揽在怀里,用一只长柄不锈钢调羹,从半只苹果里刮出果泥,一调羹一调羹往孙子嘴里送,舐犊情深呀。好婆识字不多,但教育孙子自有办法,抱着他向天吟起“鸡鸡斗、鸟鸟飞、拍拍手、蓬蓬飞”的童谣。吴地一带的童谣,孕育于生活,有诗意,有动感,有人情风俗。好婆吟唱的一首首童谣开启孙子的心智,培养他的审美能力,让他充满想象。
说起带小孩的事,那个年代没有保姆。我们夫妻俩白天上班,儿子跟着阿爹好婆过日子。“老人带孙子是情分,不是本分”,更何况爸妈年龄大了带孩子比较辛苦,这道理我们明白,所以晚上由我们接力带儿子。
与朋友议论带孩子这事,我以为由自己的爸妈带,最是放心。隔代亲也是老有所乐的亲情流露,老人参与育幼表达了祖辈对孙辈的关怀。当然,子女应该理解爸妈的辛苦并给予充分尊重。大家都知道带孙辈还有不可预测的责任风险,老人有一定精神压力。最不开心的,是由于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的差异导致代际冲突。好在我家祖孙三代平稳和谐相处,属于家庭人力资源优化组合的方式。后来,我们的居住条件得以改善。儿子读书上学,会抽空去阿爹好婆家,陪老人家聊聊天。
2007年,儿子考进复旦大学。说起这事,好婆就开心。因为这位复旦学子曾经在她怀里躺着睡着,由她带大,有出息呗。
有苦有累更有甜
一土
去年8月,“承包”孙女的亲家公腰伤卧床,于是我成了“转承包”的不二人选。尽管我也因胃病动过大手术,还是责无旁贷地挑起了担子。
第一天上岗,手忙脚乱,孙女知道是爷爷来打卡,有恃无恐,日上三竿,赖床不起,家庭作业一道题没做。无奈,只得向老妻求救。“格格乖,奶奶讲个小懒猫的故事……”视频里,妻娓娓道来。“奶奶,我不做小懒猫”,孙女一骨碌爬了起来,接下来的事按部就班。她要看动画,我坚持做完作业再看,再闹也是白搭。一天下来头昏眼花、手脚发软,但给她立了规矩。
两个星期后,幼儿园开学,日程表里增加了新内容:接、送。于是我重捋了工作顺序,从早上交接,到穿衣、洗漱、吃早点,然后送她到幼儿园,再兜菜市场,采买当日荤素,准备晚饭。午饭后小憩一会,看手机、发发呆。接孙女前插上电饭煲,到家后她做家庭作业,我钻进厨房开油锅。儿子、媳妇回来一起吃团圆饭,然后驾车回浦东的家休息,第二天继续。一直到儿媳妇学校放寒假,才算告一段落。
半年时间,和孙女朝夕相处,形影不离,那几月又苦又累,脑袋瓜嗡嗡的,体重“缩水”了三斤。但看到孙女整天黏着我,一口一个“爷爷”地撒着娇,那隔代亲、那心里甜,难以言表。我“回朝”的那晚,小聚了一下,孙女得知我明天不来了,伸出小手扑到我怀里,哭道:“爷爷我不让你走。”我鼻子顿时酸了……
有趣的是我把孙女从亲家的宁波口味转成了我家的东北口味,你问她明天想吃啥?她就会拍着巴掌说:韭菜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