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一流党建引领一流大学建设 从“数字化生活”到“生活数字化” 上海首个5G乡村什么样? 院前急救“生命车”提速
第3版:要闻 2020-12-25

从“数字化生活”到“生活数字化”

方翔

上海这些年城市建设发生了哪些变化、上海城市中哪些区域的绿化覆盖率比较高……这些原本只有在政务网络中共享的卫星影像,现在也通过上海市自然资源卫星遥感云服务平台(sss.shanghai-map.net)开放给了普通市民。

据上海市测绘院总工程师赵峰介绍,不久前上线的这个服务平台,通过对接上海市遥感影像管理与服务系统,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具备“实用、方便、智能、易懂、有趣”等特点,这也是在上海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过程中,让数字化赋能城市居民美好生活的举措之一。

如果我们把时针拨回到本世纪初,那个时候媒体上谈论最多的话题就是“数字化生活”。2004年10月8日新民晚报头版曾刊登过一篇《从弄堂口的电话间到大街上的信息亭》的文章,其中提到“四川路、淮海路上装上了近500门多媒体公用电话,除了打电话还能上网,用不了多久,这样的多媒体公用电话还能查询社保信息等各类公众信息”。这就是当时人们对于数字化生活的一种期待。

经过了这十多年的发展,不仅查询各类公众信息靠一部手机就可以实现,而且“5G+AI”“5G+4K/8K”“5G+智能终端”等数字化新技术悄然来到我们身边,数字化生活已经逐渐成为了现实,人们更多地开始考虑如何让城市拥有更多“智慧”,并赋能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因而也有了“生活数字化”这一全新概念。

十一届市委十次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这一全新课题、系统工程,为上海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定下基调,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领域就是“生活数字化”。其将“以人为本”置于首位,通过新技术的发展,更好解决城市发展过程中普通人的需求问题,以需求带动城市发展。

新技术只是提供了基本条件,能不能真正实现转型还需要管理手段、管理模式和管理理念的创新。在德勤中国政府服务与智慧城市业务主管合伙人马炯琳看来,人、空间和活动是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中需要关注的三要素,其中最主要的还是“人”。

马炯琳介绍,黄浦区目前正在大力发展生活数字化,推动“智能+”商圈建设,在线经济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城区发展动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徐汇西岸在智慧城区中,“AI西岸线上服务平台”作为区域内科创服务的引擎平台,向入驻企业员工、访客、游客、消费者等各类人群提供智慧停车、无感通行、访客预约、活动体验等多种主动感知服务内容。

前不久,上海从全球350个城市中脱颖而出,荣获世界智慧城市大奖,这充分证明了智慧城市的智慧不是由“技术”来定义,而是由“人”的需求来“进化”的。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需求出发,经过智慧城市智能化的过程,在医疗、就业、交通、政务、文化等领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就能助力上海加快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数字之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