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21日 星期三
浅谈农民起义钱 陈望道办《太白》半月刊 青花瓷罐的故事 玉牛迎春看祥瑞 心中有“秤”做凡人
第21版:民间收藏 2021-03-17

陈望道办《太白》半月刊

◆韦泱

记得现代文学史料专家陈梦熊先生曾对我说:“陈望道不仅是社会活动家,参与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建工作,翻译了《共产党宣言》,他还创办并主编了《太白》半月刊”。说着,他把收藏多年的旧刊交给我,嘱我好好保存。

《太白》半月刊创刊于1934年9月20日,每月五日、二十日出版。据说“太白”两字有三层意思,一是指“黎明前的启明星”,暗示要为破除黑暗、迎接曙光而努力。二是“至白、极白”,形容比白话文更“白”,即“大众语运动”。三是“太白”两字笔画简洁,符合他希望简化文字的主张。《太白》创刊号没有创刊词,但在封底把《太白》定为“简明文字的语言艺术半月刊”。创刊号设置的栏目体裁全都是短小明快、雅俗共赏,如:短论、速写、漫谈、科学小品、读书记、风俗画、杂考、歌谣、文选等,适合普通的大众读者阅读欣赏。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刊物设有11位编委组成的编辑委员会,包括朱自清、叶圣陶、郁达夫等,还罗列了“本刊特约撰述”名单,如巴金、艾芜、冰心、丰子恺、胡愈之、张天翼、韬奋、靳以、朱光潜、老舍、陶行知、许杰等68人,真的网罗了“全国多数作家”。鲁迅当时受到严重迫害,无法公开出面,也用公汗、长庚、姜珂、越丁等笔名发表文章,一年中有25篇之多。当年上海滩刊物众多,《太白》能独树一帜,与同期的《论语》《人间世》等刊物形成错位竞争,充分体现了陈望道的办刊智慧与经验。

此刊还有两个显著特点,一个是提倡“科学小品”文体,文章精短务实,颇接地气。另一个刊物的装帧设计端庄素雅,格调高洁。封面上的《太白》两字集碑帖而成,鲜艳夺目,所配的淡彩花卉国画小品则取自鲁迅、郑振铎编的《北平笺谱》。内页目录后的扉页,每期刊登一位木刻家的两幅作品,如刘岘、新波、张慧等。所有栏目都绘制题花,美观悦目。我手上的第一卷十二册合订本,全部插图都是丰子恺的漫画,妙趣横生,如把这些漫画单独印成一册,也是很不错的漫画读物!可见陈望道办刊的美学理念,在当年已胜人一筹。

作为当年主要作者之一,唐弢先生在后来的回忆中说:“在中国期刊史上,《太白》做到绚丽而不浮华,多样而不杂乱,朴素而不呆板,即使在今天,也是一个值得追念和推崇的范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