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10日 星期二
书法 温情胜亲情 微信小友卓玛 消失的梅港村
第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1-03-19

消失的梅港村

恽甫铭

我的故乡有一个诗意的名字:梅港村。是不是这里曾经遍植梅花,还是名人墨客梦中的梅花之乡?不得而知。其实,它就是一个依运河而建的普通村庄。千年流淌的运河在村北经过,白帆点点,舟船往来,还有纤夫走过;两岸杨柳依依,成片的紫云英和油菜花田,连接着蓝天白云……我的祖祖辈辈就在这江南水乡繁衍生息。

随着常州近现代工业的兴起,机车制造厂、火力发电厂、纱布厂、面粉厂……在运河北岸纷纷兴建。古老的梅港村里,走出了一批批产业工人和知识分子。由此,运河里冒着黑烟的小火轮船,沪宁铁路线上飞驰呼啸的火车,常锡公路川流不息的汽车,打破了梅港村的宁静。在我少年的记忆里,绿油油的广袤农田和夕阳下农民荷锄牵牛慢悠悠地回家,是最平常的田园风光。早晨,我乘小木船摆渡,过河才能到父亲所在戚机厂的子弟中学读书。现代文明气息的戚墅堰小镇,给我打开了精彩世界的窗口。18岁投笔从戎,半个世纪里,难得回家乡,然而常州改革开放40余年的翻天覆地变化,却让我一次次吃惊。有一次竟然令我迷了路。我在想,故乡梅港离我越来越远了。

可不,2015年10月,老家传来消息:梅港村要整体拆迁了。原来,在常州现代化建设大发展的规划下,经济开发区启动了运河文化带和运河公园工程建设,其中运河南侧洼地整治项目,就包含了整体动迁梅港村的工作。“一石激起千层浪”,年轻人为美好生活的远景欢欣雀跃,父辈们却为故土难离焦虑万分。经过政府的细致工作,181户村民如期签约,办理了优购房等相关手续,拿到了过渡费,按时搬迁腾空。让乡亲们安慰的是,政府承诺上陈“恽氏宗祠”也将妥善移建。

那年冬天,天空下着细雨,在家人陪同下,我来到被推土机铲平的村庄,满地碎石瓦砾,一片狼藉,心里不免空荡荡的。但想到以后这里将是“城市大客厅,绿化后花园”,心里又充满了欢喜!五味杂陈,我将生我养我育我的地方,摄入视频,永远珍藏。

一晃,几年过去了。去年8月,接到丁堰街道动迁办工作人员的通知,要“业主”亲自到场办理动迁及购买新居的手续。我与女儿驱车回到家乡。

昔日的梅港村,没了踪影,代替它的,是五幢崭新的高层商品楼宇——福成上城花园,紧挨着新建的戚墅堰运河公园。陪同我的老同学胡锡淦不无羡慕地说:“你们这里的村民好幸福,一步登天啊!”

是啊!运河公园建设工程,确是常州市政府惠民的大手笔。通过洼地整治、航道整治、水环境整治和市政绿化建设,彻底改善生态环境,大幅提升人居质量。参加编写《古运丁堰》的陈富大对我说:运河公园是沿着京杭大运河的带状开放性公园,全长约3.45公里。2016年,运河文化带综合工程正式启动,到2018年,依次建成的体育公园、滨水舞台、工业景墙、牌坊广场、民国风情街、工业火车头、钟塔、书画广场、文化馆和湿地公园,已经初具规模。人们漫步在大运河绿化步道,任河风吹拂,尽情欣赏着绿树掩映下的各式建筑。晚上,华灯初上,明亮灯光照亮了宽阔的牌坊广场,古色古香、造型质朴的两排石柱,雕刻运河的风光,告诉后人大运河的前世今生。

我还是惦念福荫后人的祖宗祠堂在哪里。顺着村里人手指的方向瞧去,福成上城花园北侧,运河绿化带中间,牌坊广场西侧,一幢形制独特的民清建筑——恽氏宗祠,掩映在常青树林中。这是建于明代毁于清代后又复建的“常州市不可移动文物(建筑)单位”。

这次梅港村动迁,上陈自然村的恽氏族人,强烈吁请政府重视恽氏宗祠的地位和作用,整体移地重建。因为,作为常州(武进)地区的名门望族,恽氏先祖在汉宣帝时南迁毗陵(常州),经过七八十代的休养生息,不仅有了庞大的族群,而且科第不绝40余人登榜,实为世上罕见。其中,清代大画家恽南田、革命先烈恽代英等彪炳千秋的先贤,是恽氏的骄傲。恽氏宗祠成为祭祖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思接古今,这里也将成为运河公园风景区的一个景观。

在地图上消失的梅港村啊,永远珍藏在我的记忆深处,但是,我为你骄傲!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