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书法 温情胜亲情 微信小友卓玛 消失的梅港村
第21版:金色池塘/晚晴风景 2021-03-19

微信小友卓玛

吴莉莉

与卓玛同学结识,缘于文字。编辑朋友欲做一组“毕业季”的文稿,让我帮忙找几名应届毕业生聊聊。退休多年,这事于我有点难,于是便去求助老同事徐三九君,三九爽然推荐了学校的西藏班学生卓玛格桑。鉴于高考结束后卓玛已回家乡阿里——噶尔狮泉河镇,我与她没法见面,就互加了微信。“微”来“微”去中,我喜欢上了这位藏族姑娘。

在上海完成了高中学业,西藏班的同学们就劳燕分飞。他们从西藏各地考入上海复兴高级中学,与汉族师生相处三年。一千多个日夜里,有太多难忘的回忆。微信遥空采访中,她给我发来的素材,文字有两千多。我本以为母语为藏文的学生,用汉语来表情达意大概有点难,谁知这孩子的汉语很是流利、晓畅。偶尔我们也用语音对话,听得出那头卓玛的声音有点怯怯,毕竟对她来说,我还是陌生人。

我走过不少地方却没去过西藏,因为怕高原反应。青藏高原有着“世界的屋脊”之称,而面积32万平方公里的阿里,则是这“屋脊”的屋脊,它充满了神奇的色彩,有太多尚未揭开的历史文化之谜。我藏有马丽华的纪实散文《走过西藏》,结识卓玛后又找出来重读,特别是《西行阿里·荒原小城狮泉河镇》的章节。二十多年过去,这片“未经现代文明完全染指的最后净土”今天怎样了?一天下午我“微信”卓玛,请她拍一些阿里今貌的照片视频,她随即复道:“好的,等会去拍。”晚上九点多了,照片、视频相继传上,狮泉河镇的全景历历在目:蓝天、白云,还有一弯漂亮的彩虹;夕阳下绚丽的山景、清澈的河流、屋舍俨然的藏居,还有在广场上欢快地跳着锅庄的藏胞……照片里标的时间正是晚上九点左右。狮泉河镇——中国西部极地的小城,此刻天还大亮着呢!细看视频,轿车反光镜内的卓玛在拍照,一中年男子开车,后座一中年女子在为卓玛指指点点,原来这是她的阿爸、阿妈。为让上海的老师了解他们家乡,全家总动员,司机、导演、摄像师,齐了。卓玛父母都在阿里地区气象局工作,下班后义务开车满城转,家长的诚意、卓玛的守信,无不折射出藏胞敦厚纯朴的情谊,这令我感动。

在等待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日子里,卓玛过得充实,过得有意义。她联系家乡的老同学组织公益活动,给乡镇小学生上课;参与庆祝“七一”党生日的文艺演出;和乡亲们在红柳绿草地上过林卡(藏式的郊游活动)……

不久,她给我“微”来一帧浙江大学的校徽照片,好啊,卓玛考取了浙江大学!选的是大气科学专业,这又让我刮目。她曾表示过,数学、物理两门课是自己学习中的弱项,但这两门课却是大气科学专业的基础课,还有计算机的编程课。一般女生很少选择的专业,她却毅然选定,卓玛其实选择了对自我的挑战。狮泉河镇与上海的直线距离是6300公里,到位于杭州湾的“浙大”,路程也差不多。“万里赴‘学’机,关山度若飞”,为了理想,她是做好充分准备的。

与卓玛在微信中聊天,聊得实在、聊得开心。她称我老师,可我觉得她何尝不也是我的小老师?卓玛姑娘志存高远,她说毕业后要回家乡阿里工作。我谨以一句藏语的祝福回她:扎西德勒,卓玛格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