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3日 星期六
指导与指挥 上海启动区校思政课程共创计划 把学生关注话题融入教学 转角遇见美 崇明将建“碳中和”示范区
第6版:上海新闻 2021-03-19
同济大学改革创新思政课

把学生关注话题融入教学

“一个铁块,如果只拿锉刀锉上一两下,那么它只会多上几条划痕。锉上几十下,它终究还是一块铁块。但是,把这些反反复复做上成百上千次,铁块最终变成了一个锤头,变成了一个拥有使用价值的工具。这也证实了一个原理,那就是量变引起质变。”这段文字,摘自同济大学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学生王睿扬在完成金工实验后撰写的一篇题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金工实习中的体现》的小论文。

“我们在发挥金工实验这门专业实验课程应有的思政教育、思想引领功能的同时,还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主讲教师杨小勇说,学生来自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力求将金工实验这门课程与同学们的专业实验、专业实习、专业设计紧密结合。“没想到,学习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对我们的专业学习也有这么大的指导作用。”同学们说。据悉,同济大学所有的专业课都已融入思政课的内容,金工实验课就是其中之一,该课程2016年入选教育部首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截至2021年3月18日上午,在线学习人数达到189708人,居全国该门课程在线学习人数首位。

除了专业课程融入思政内容,近年来同济马克思主义学院也不断创新思政课教学的方法,立足同济特色,引导同学们将思政课所学灵活运用于自身的学习与生活。

“永新村,是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鲁史古镇的一个村子,近年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道路建设加快推进,水网、电网设施建设速度加快,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群众收入明显改观。我将来要把好的理念和思想、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回家乡,用自己所学为家乡的繁荣作出贡献。”这段文字,选自学生杨绍卿“家乡历史调研”作业。

“开展家乡历史调研,是思政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特别增设的实践环节,是希望同学们从微观的家族、家乡历史的视角,来感受国家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从而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讲教师李雅茹说,自2009年起开展家乡历史调研以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在每次活动总结交流会上,同学们都踊跃上台争相介绍自己的家乡,饱含着对家乡的深情。

“时代的发展,也需要思政课在改革创新中寻求发展。思政课教学要善讲大历史,善用大场景,既要在历史与理论的相互贯通中启发学生,也要在实践与问题的彼此观照中激励学生。”同济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徐蓉如是说。

本报记者 张炯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