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首席记者 宋宁华)未来的浦东人将有多幸福?昨天下午,记者从《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说明会上获悉,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核心使命,浦东明确了未来发展主要目标。其中,民生保障方面,“十四五”期间,浦东各类住房面积新增1425万平方米;到2025年,中心城50%居民10分钟内可达轨交站点。
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记者了解到,《浦东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浦东新区六届人大八次会议审查批准。
到2025年,浦东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取得重大进展。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高于全市1到2个百分点,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万美元以上。到2035年,浦东将基本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核心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
学区化集团化办学参与学校占九成
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同时,如何让市民享受到浦东发展的“红利”?有关负责人介绍,浦东将更好发挥社会事业“15分钟服务圈”服务效能,居民在“家门口”就可方便获得需要的服务。
教育方面,建设上海市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办好家门口的每一所学校,到2025年学区化集团化学校联盟等办学模式参与学校占比增至90%。打造幼有善育的布局体系,持续增加市示范园和市一级园数量。
医疗卫生方面,不断健全重大疫情防控机制,建好群众身边的每一所医院。“十四五”期间新增医疗机构床位8000张左右,比“十三五”期末增加30%以上。
形成大城养老的浦东模式
聚焦全国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建设,形成大城养老的浦东模式。到2025年养老机构床位数不低于户籍老年人口数的3.1%,护理型床位占养老床位数比例达到60%以上。城区重点发展“嵌入式”养老,郊区重点发展“互助式”养老。
在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十四五”期间累计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以上。“十四五”期间新增征收安置房、共有产权房、可售商品住房、社会租赁住房等各类住房1425万平方米。
五彩滨江成为世界会客厅
记者了解到,未来的浦东还将大力发展五彩滨江文化商务休闲带,营造可阅读、能漫步、有温度的魅力水岸空间,努力打造成世界级的滨水复合功能带和世界会客厅。其中,世博前滩将着力打造世界级中央活动区。大力发展文化演艺和总部经济两大主导经济,商务服务、生活服务、专业服务三大服务业,大宗商品贸易企业、文体旅经纪机构、创新功能机构等三大特色平台集成区。优化“一核两翼”的发展布局:“一核”即世博文化公园形成的“城市绿核”;“两翼”包括世博A、B片区和白莲泾地块在内的“北翼”,以及耀华、前滩地块在内的“南翼”。“未来的浦东,人们推窗见绿色、四季闻花香,街区风貌更具品位,建筑可以阅读,小巷富有韵味,处处充满着生活的温度。”浦东新区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