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5日 星期二
这样的古典有点酷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国
第8版:文体新闻 2021-05-17
《觉醒年代》主创走进复旦大学与青年学子共话理想——

以青春之我创青春之家国

■《觉醒年代》主创团队走进复旦 本报记者 郭新洋摄

《觉醒年代》剧照

昨天,电视剧《觉醒年代》主创团队包括总制片人刘国华、导演张永新、主演于和伟(饰陈独秀)等来到复旦大学,与青年学子相聚在相辉堂,一起翻看《新青年》的创刊号原件,读一读一百年前陈望道写的明信片……张永新与大家分享着创作的背后故事,笑着对同学们说:“我现在终于知道,你们00后的观众说我们这部剧YYDS究竟是什么意思了……”

遇见珍贵史料

活动的前一夜,天公不作美,电闪雷鸣,北京来上海的航班大面积取消。为了不负复旦同学的期待,《觉醒年代》这群主创天不亮就起床,迎着朝阳,赶上最早一班来上海的高铁。

下午如约相聚在相辉堂,简单的寒暄后直奔主题。活动主持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张力奋直接向剧组和同学展示了一件“宝贝”——从复旦大学图书馆特展部借出的《新青年》创刊号原件。全场观众几乎都站了起来,想一睹它的风采。在剧中扮演《新青年》第一任主编陈独秀的于和伟坐在一边也看得仔细,他和现场的同学一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珍贵的史料。

“这是蔡元培的题词,这是胡适的题词……”张力奋戴着手套一边翻阅,一边向剧组和同学们介绍,“后来陈独秀把《新青年》编辑部搬到上海,他去广州工作之前,就把编辑权交给了陈望道,他也曾是复旦大学的校长。”青年学子与这本杂志的距离一下拉近了。

除了这本珍贵的杂志之外,陈望道之子、复旦大学教授陈振新也从家里带来了一张100年前的明信片,那是陈望道写给胡适的,告诉他作品已经刊登在《新青年》上了,上面还有胡适家当年在北京的住址。“我记下来了,钟鼓寺胡同14号,下次去北京一定要去看看。”小刘同学用手机拍下了大屏幕上的这张明信片。

老老少少爱看

“当时拍《觉醒年代》这部剧前,我想可能主要的观众群会是中老年观众。”张永新说,“后来平台方给我一份数据,上面显示超过六成的观众都是90后、00后的年轻观众。弹幕上,评论区中,他们对于这部剧的评价也是一次二度创作的过程。比如,我现在终于知道,00后的观众说我们这部剧YYDS究竟是什么意思了,就是‘永远的神’。这才叫同频共振嘛!”一番话让现场的00后笑了起来。

说来有趣,看着年轻的观众与剧组主创相谈甚欢,80多岁的陈振新表示“不服”。“这部剧,不仅年轻人喜欢,我们中老年人也喜欢的。我是怎么知道这部剧的呢?那天我在家里,接到一个老朋友的电话,他是同济大学的教授,90多岁了,他在电话里叫我快看电视,《觉醒年代》里正在演陈望道先生的故事,他说得很激动,讲了这部剧拍得如何如何精彩……”挂了电话,陈振新立刻打开电视,“结果跟他通电话时间太长了,打开电视,那一集已经快结束了,我只能第二天回看。”

第二天打开电视,看着父亲陈望道在剧中的模样,又看到他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柴房,陈振新有些感慨:“他年轻的时候,我还小,所以我能记得的都是父亲中老年时候的样子,这部剧让我看到了他年轻时候的风采。”那个诞生真理的柴房故居陈振新也去过,他赞叹剧中的场景“非常真实!”

共唱青春誓言

能让陈振新都觉得真实,是因为剧组的用心。“这部戏,我们大大小小置了340多个主要场景。”刘国华说。北京的前门大街、《新青年》编辑部所在的箭杆胡同、李大钊避难的韩文公祠……这些都按照真实场景1比1.2搭建,“之所以要比原景稍大一点,因为还要放拍摄的机器。不过,陈望道先生的柴房,我们是按照1比1复原的,就连柴禾堆放高度都去原址考证过,要知道现在的年轻观众那是非常会求证的,所以一定要精益求精。”

为了搭建“前门大街”,《觉醒年代》制作团队在横店二百多米将近300米的水泥地的街面上,全部垫上沙土,整个工程,制作组用了几百台车,每台车载着8吨的土;剧中老北京城里飞扬的尘土,是制作团队专门从河北运来的干土,因为横店多雨,土都是湿的,效果达不到;陈独秀院子里,有河北拉来的葡萄架子,山东运来的枣树;横店的景都是画的砖缝,为了强调质感,剧组重新贴砖,打磨做效果……“这些方面点点滴滴,当它连成片的时候,变成了一个大工程的时候,这个戏扑面而来……”张永新说。整个剧组穷尽力量去追逐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统一,这样的工作态度最终赢得了观众的掌声。

在活动的尾声,复旦大学师生还与剧中邓中夏的扮演者查文浩、高君曼的扮演者周显欣一起朗诵了《青春》:“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

本报记者 吴翔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