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宅家时光 (油画) 当年业余创作组 一个人的老后 解开时代的“电波”密码 我和父亲的小满 爱诗的女生们
第18版:夜光杯 2021-05-21

当年业余创作组

孔强新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社会大环境有了一定宽松,人们需要更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一些文艺活动也像石缝里小草钻了出来。市工人文化宫有了文学创作、美术绘画、戏剧演艺等群众业余团体,后来轰动全国的大型话剧《于无声处》,也是由市宫业余编导、演员创作演出的。徐汇区工人俱乐部文学创作组也应运而生,吸收区内文学爱好者参加。组织者是上海秒表厂工人作者老胡,在六十年代发表过一定数量文学作品。他借调到工人俱乐部后,搞征文,举办赛诗会,邀请报刊文学编辑开讲座,还办了份不定期的油印刊物《演兵场》,我的散文习作《无花果》刊登在创刊号上,对我以后的业余创作起了一定鼓励作用。后来,我以那年代鱼肉等副食品凭票供应,抵制开后门不正之风和青年拜师学艺为题材,写了两篇短小说《把关》和《拜师记》,先后发表在《上海少年》,创作的新民歌《菜场新风》,也发表在公开发行的活页《上海新民歌》上。

业余文学创作组成员来自区内工厂商店公交饮食环卫副食品等部门,有数十人,不少是闵行、吴泾一带大型企业的青工,业余喜欢舞文弄墨。那时文艺春天尚未来临,创作组仍然受大环境影响,参加活动要单位批准,以致一些文学青年望而却步。尽管如此,创作组也不乏成绩斐然者,印象较深的,一位是牛奶公司牧场刘姓职工,写了电影文学剧本《陈玉成》,刊登在当时《朝霞丛刊》上,产生不小影响。还有一位阎姓作者,小说写得出色,后来参加市作协举办的第一届青创会,发表了不少作品,短篇小说《魔术》同时被《小说选刊》和《小说月报》转载。业余作者中,有的成为企业宣传部门骨干,有的应聘进报社电视台当了编缉记者,有的加入了作家协会,也有的恢复高考后进大学深造和出国留学,现在成了知名教授和学科带头人。

创作组的组织者先后变动。印象中,老胡后来回到原先的工厂,八十年代又调到《文学报》任编辑,直至退休,他也笔耕不辍,曾经在《解放日报》发表过长篇通俗连载小说。后面两位继任者,几年后或读书深造,或洋插队。创作组成员也不断吐故纳新,老面孔不识新面孔。我因为上学,无暇参加活动了。后来熟人给我几份铅印内刊《职工之声》,一看,是原来的创作组编辑出版的,也算是当年创作组活动的袅袅余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