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儿童节,使很多人又回想起了伴随自己童年的动画片。从本次入围白玉兰奖动画片的三部国漫来看,从传统到现实,童趣盎然,国产动漫值得期待。
尽管这些年中国电影票房屡次刷新纪录,但儿童电影却一直是迪士尼等国外动画大片占优势。渐渐崛起的中国儿童电影,也只是出现了《喜羊羊》《熊出没》等系列动画电影。直至第一次让国产动画票房接近10亿元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拿下超过50亿元票房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到来,才让国产动画终于扬眉吐气一番。但也有人指出,能够真正反映现实儿童状况的国产电影,却仍然在院线排片中难觅踪影。
第27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动画片类别入围名单已揭晓,十部蕴含着海内外动漫人新鲜创意和童真童趣的动画作品脱颖而出。走近这些作品,仿若进入一个个透明清澈的孩童世界:对新鲜事物的好奇,不惧困难的勇气,向坏蛋宣战的热血,与朋友相处的快乐……其中,近年来佳作频出的中国动画收获三项入围,中国传统文化与现实题材的交相互映,正成为当下国产动画创作的新趋势。而这三部动画片又恰好从三个侧面反映中国动画片创作的优势与特征。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少儿频道和央视动漫联合推出的26集传统文化题材动画系列片《中国神话故事》,致力于挖掘中国传统文化。该片从庞大的中国古神话体系中遴选“盘古开天”“女娲补天”“夸父追日”“燧人取火”“大禹治水”等13个故事,为青少年呈现瑰丽壮阔的中国神话世界,坚韧不拔、执着追梦的精神内核在故事里一以贯之,对青少年的思想引领发挥了积极作用。观照现实也是近年来中国动画片创作的鲜明特点。去年,聚焦脱贫攻坚题材的《大王日记》入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爱国主义题材纪录片、动画片推荐片目”,为动画片如何以孩童视角讲述当下发生的中国故事提供了生动范例。大量优秀的少儿文学作家,也为中国动画片提供了数不胜数的创意。根据郑渊洁原著《舒克和贝塔历险记》改编的《舒克和贝塔》于1989年问世后,已成为几代人的记忆。2019年重新启动的《舒克贝塔》再续经典,此次入围白玉兰奖的《舒克贝塔 第二季》(见上图),画面更为生动,故事更加紧凑惊险。
自2007年第13届上海电视节将“动画片”纳入评奖单元,上海电视节正逐渐发展成了全球优秀动画片展示创意与想象力的舞台。
本报记者 吴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