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6日 星期二
在笑声中体会普通百姓情怀 学生登台传承法治精神 从石库门到宝塔山的艺术对话
第15版:文体新闻/文娱 2021-06-04

学生登台传承法治精神

话剧《雷经天》剧组走进华政校园

《雷经天》剧照

“我竟然不知不觉地走到了悬索之上,一面是人情,一面法律,我究竟应该怎么办?那么未来在这片黑暗的天空当中我看到了一丝白线,那个就是我的希望。”每当舞台上的“雷经天”念到这段独白,将情与法之间艰难的抉择袒露在观众面前,台下便会响起掌声一片,这是原创话剧《雷经天》5月下旬在美琪大戏院首演时的场景。昨天,《雷经天》剧组集体亮相华东政法大学长宁校区,深度解读创作幕后的故事。

找到初心

话剧《雷经天》以雷经天审断“黄克功案”的经历为主要情节线索,通过华政“中国法制史”课堂中现代的眼光回溯、剖析这段历史。饰演黄克功的,是刚刚在热播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出演李大钊的张桐。他将这两段表演经历,都看成一趟寻找初心的旅程。“《觉醒年代》中,李大钊先生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什么。在我们这部剧,雷经天院长也回答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群共产党人、司法先驱的初心是什么,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初心又是什么。”

最终,他终于领悟了一直追寻的初心:“中国共产党法治建设的初心,就是人民。要‘把屁股在老百姓这一面,坐得端端的’,要有一个公平的法,让人民幸福、公正地活在一个永远没有压迫和强权的世界里。”

追随脚步

《雷经天》的首演阵容,除了包括贺彬、张桐这样的专业演员,还有许多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专业的学生。学生演员们登台演出的经验几乎为零,他们在导演以及同组演员的帮助下,一边学习一边排演。即便困难重重,导演汪起正仍坚持选择这些法律系的学生,将女主角的担子交给了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学生波塔·哈比提。汪起正解释说:“《雷经天》这部剧,肩负的最重要的使命就是法治精神的传承,一定要有传承者本体的参与,才可以真正将雷经天的精神植入年轻一代司法者心中。”

能够出演这部剧,波塔觉得自己是个“幸运儿”,在舞台上亲身经历过这段历史,她对老院长在情与法之间做出抉择,需要多么强大的信念和勇气,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为了还原女主角刘茜的形象,更好地为同学以及观众呈现这段历史故事,波塔忍住心中的不舍,剪掉留了许久的长发。“无论以后我是否从事法律相关的工作,雷经天院长的精神,都会陪伴我走过余生。”

据悉,话剧《雷经天》将于今秋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上再度回归舞台。本报记者 吴旭颖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