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请关注“新民艺评”
◆孙佳音
1921年,一场隐秘的会议在上海法租界召开。这是一次智慧、勇气与意志的比拼,这是一支平均年龄仅28岁的“创业团队”。谁也没想到,在18平米小客厅里召开的会议,会成为一个奇迹缔造的开始。
1921年夏天所发生的这个故事,我们从前在课本上、广播中、电影里,学习过,听见过,看到过。但前天,当展现中国共产党百年伟大征程起点的电影《1921》,作为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幕影片亮相;当两个多小时的正片结束,七分钟片尾字幕也放完,观众仍沉浸在光影和历史人物所带来的震撼中,不愿起身离去。
尊重历史,创新表达
相比此前同类型影片,《1921》采用多线叙事,黄建新导演细数出了六个不同时空,可以说影片在浓墨重彩地表现中共一大这一重大革命历史事件的同时,也关注中共一大召开前后共产国际的风云变幻。这令观众有机会“身临其境”体会百年前同龄人是如何在危机四伏的形势下,建立中国共产党的。为了呈现出1921年建党前后的真貌,主创人员花了四年多的时间去世界各地深入挖掘建党前后的珍贵史料,据制片人任宁介绍,他们从日本警视厅档案资料里找到了日本特高科曾计划破坏“一大会议”、上海法租界工部局接到过对共产国际代表来到上海警戒的信息等鲜为人知的记载。基于此,《1921》的剧本引入了新视角,在史实基础上,对代表们在“一大会议”前后化险为夷的过程进行影视化表达。
《1921》的故事主要发生在上海,影片拍摄期间,为真实再现历史,主创团队在全世界范围辗转万里挖掘详实史料,邀请党史专家全程参与,更是1:1在车墩还原建党原址建筑群。“不过我们造景的时候,就在房梁上留了电线可以穿过的孔洞。”早早为影片的运镜留出空间,并邀请到首位金鸡、金马、金像“最佳摄影”大满贯得主曹郁掌机,无论是在法租界奔跑的毛泽东,还是写完党纲爬上屋顶迎接日出的李达,抑或是坐在南湖船头在暖光里恬静而美好的王会悟,《1921》写实与写意相结合,不仅真实还原20世纪20年代上海的城市面貌,还通过厚重却诗意的画面,传递出独特的艺术美感。
表演细腻,热血青春
《1921》中心故事高度聚焦,紧紧围绕1921年一群进步青年在上海开天辟地的创举展开。“100年前的年轻人在想什么?为什么会这样做?他们不再是教科书中的一句话,而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如何去理解他们的思想,体会他们的内心,是最有挑战性的。”联合导演郑大圣这样说。
今天我们在电影里看到了一个个鲜活、生动的青年。他们有的在洗衣房“工读互助”;有的开会前去大世界照哈哈镜;有的夫妻恩爱你侬我侬;还有的蜗居在亭子间,仍忘我投入革命。他们不再只是历史事件里的一个个名字,而是真实、可亲的,带着烟火气的一个个人。
要做到如此,其实并不容易。导演黄建新说自己从翻看历史资料到决定把《1921》拍成如何一个模样,“反反复复,花了两年多琢磨、推敲”。演员们也为了有血有肉塑造先辈鲜为人知的青年时代,下苦功研究史料、设计细节。
为了贴近角色形象,饰演李达的黄轩进组第一个重“头”戏就是剃头,剃完头戴上眼镜,通过形象摸索还原人物。而入组几个月前,黄轩就全情投入地阅读了几乎所有与李达相关的历史资料,最后他细腻丰富了人物的多面性:“所有的一大代表都有壮志,李达在参与筹备一大会议、出版《共产党》杂志时很热血,但他也有生活中的一面,和妻子王会悟天台谈心,为祖国命运担忧他也会落泪,同时也有脾气、有耿直的一面。”于是,李达在影片中既把“百姓”换成“人民”,铿锵有力;也承担了几乎所有“催泪”的台词。
曾在《古田军号》中饰演过毛泽东的青年演员王仁君再次饰演“伟人”,但他表示,这次最大的挑战是诠释此前大银幕上相对鲜见的青年主席形象,“那个时候他才二十七八岁。”王仁君看书、练字、跑步,一点点接近心中那个青年。为了拍好那场奋力跑过法租界的“大戏”,从进组两个月前到整个拍摄期间,王仁君每天像主席一样穿着圆头布鞋奔跑,从横店跑到了车墩,从天黑跑到了天亮,无数次拍摄,剪辑,无数次大汗淋漓,终于呈现给观众一个热血、朝气,带着理想的青年形象。
一百年,正青春。当时的青年,他们以青春之热情创建青春之中华;当代的青年,他们用艺术的魅力点燃红色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