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之上的“天空之城”吕倩雯 摄
本报记者 吕倩雯
“像是走进童话世界般令人心动。”正值暑期,浙江台州黄岩的“天空之城”火了,帐篷民宿吸引不少游客专程前来打卡,一席难求。打造童话世界的小夫妻黄国煌和黄瑜,是土生土长的黄岩人。在他们的运营下,老家的绿水青山,已经变成了当地人的财富密码。
在擦亮“千年永宁、中华橘源、模具之都”三张金名片后,黄岩全区开展“实施全域协作推进共同富裕”工作,充分发挥乡贤、干部、企业在助力乡村振兴,开启巩固提升消薄增收成果、加快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新探索。
1
乡村文旅 隐藏在大山丛林中的世外桃源
1988年出生的黄国煌从事网络游戏开发,1994年出生的黄瑜学的是设计,经营着一家民宿,夫妻俩之前一直在杭州工作,但一心想着回家乡创业。2019年5月,一次偶然他们来到环长潭水库的最高峰黄毛山,找到了“天空之城”。
黄毛山海拔650米,每年5月至10月,库区蒸腾的水汽环绕在半山腰,形成蔚蓝云海,站在高处远眺,远处峰峦层层叠叠,眼前山丘绵延起伏,垄垄的茶田像一块块绿色的地毯,覆盖在山坡上,茶树在风中轻轻地摆动,飘来淡淡的清香。“就是这儿了!”
敲定场地后,夫妻俩便马上与地方政府联系,希望通过承包茶园,开发一片属于家乡的农旅基地。对茶叶一窍不通的夫妻俩,马上到杭州聘请龙井村的专业茶农,从耕锄培土到购置制茶机器,废弃的茶园又重现生机。
去年,“天空之城”正式营业,集高山茶园景观欣赏、茶产品购销、民宿体验于一体的农旅基地已基本成型,景观和茶园紧密相连,设计精巧别致。记者走在其间,手机随便一按,就能拍到仙气十足的美照,帐篷民宿更是吸引游客慕名前来。
做大乡村旅游产业,还能带动更多当地百姓致富。茶园用工优先招收本村村民,雇用的茶园生产、景观保洁的员工最多时达近百名。“现在黄溪村每年新增几十万的集体租金收入,比之前多出十几倍。”
近年,黄岩立足资源禀赋,打造华东“慢轻旅游”重要目的地,推进重点项目建设。全区共有柔川景区、九峰景区、黄岩博物馆(在创)等3个4A级景区,中国柑橘博览园等7个3A级景区。澄江“中华橘源”小镇成功创建省级旅游风情小镇,屿头布袋坑村获省级休闲旅游示范村、全省最美景区村称号,黄岩柑橘旅游节更是声名远播。
旅游业发展也吸引许多年轻人回到家乡。“创业不易,在大城市或许能享受更舒适的生活,但建设家乡更是我们向往的日子,我们年轻,总要多试试,对吧!”黄国煌坦言。
文化的共同繁荣,为共同富裕提供精神动力。6月底,上海文化品牌“朵云书院”走出上海,从黄浦江“飘”至黄岩母亲河永宁江边,给黄岩带去了别具韵味的“上海味道”,以独特视野挖掘“黄岩文化”,讲述黄岩故事。朵云黄岩店成为台州市的文化新地标,助力精神文化“共同富裕”。
2
科技农业 金牌农产品的数字化养成之路
“黄岩熟,台州足”,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孕育了种类繁多的优秀物产。黄岩蜜橘驰名中外,具有2300余年的悠久历史,在唐代便被列为贡品,现有180多个品种品系,黄岩享有“中华橘源”美誉。东魁杨梅大如乒乓,堪称珍果,白沙枇杷则有700多年的栽培历史,汁多味甜深受消费者喜爱。
“受长潭水库地区开发条件限制,平田乡前两年的发展一直比较滞后,我们的农产品品质很好,但是生产规模小、运输条件也不便利,一直走不出大山。”台州黄岩区平田乡党委书记郭韬韬介绍,近年来,平田乡开始注重科技赋能特色农业产业的培育和发展。
作为春夏之交的时令水果,白沙枇杷对生长环境的温度要求特别严苛。“花期温度过高,授粉后种子数量减少,造成果型偏小;幼果期温度低于-2℃,就会出现果实冻死现象;成熟期的温度不宜过高,超过35℃,糖度就会自然下降。”除此之外,种植白沙枇杷的最佳环境湿度则需要控制在80%左右。
如何才能让当地的白沙枇杷达到最佳品质?郭韬韬介绍,通过在每个区域设立一个温湿度监测点,利用手机App,就能设定好所需的温湿度数据。“调整控制滴灌、喷灌、有机肥料一体化系统,全面加温、控制水量和施洒防冻肥料,有效调整了冬春季节的温湿度。既避免了冬季和早春的低温霜冻带来的危害,又促使果实加速发育,提早成熟。”
村里的农产品出名了,村民钱袋子也鼓起来了。据介绍,目前,全乡枇杷种植面积1200多亩,年产值达1500万元左右,村民人均年收入约3万元。看着农业发展越来越好,郭韬韬心里也美滋滋的。“接下来我们打算继续扩大种植规模,我们农民再也不用看天吃饭了!”
近年来,智能化技术还被运用到了黄岩农业更多领域。位于黄岩头陀镇新界村的“橘源地”果园引入物联网技术,温度、湿度、光照等数据实时监测,施肥、除虫、果实分级等流程全部实现智能化;通过推行农产品合格证“一品一码”,北洋茭白可全程溯源,哪里种的、谁种的、什么环境下种的,信息一目了然。
目前,黄岩成功创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1个(北洋镇)、市级特色农业强镇1个(头陀镇),省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个(台州市黄岩区柑橘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区现有区级及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其中,国家级1家,省级8家,市级21家。把资源形成产业,黄岩农业的“全域共富”因地制宜,真正实现乡村振兴。
3
智能制造 高端模具研发弥补国内空白
台州黄岩是模具之乡,几乎各类塑料模具都能生产,但同质化现象也比较突出,大多模具属于注塑模具,应用于汽车、日用品等行业,仅加工中心就有2000多处。
精诚时代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梁斌是地道黄岩人,塑料模具制造专业出身,大学毕业后,他另辟蹊径。“挤出成型工艺的研究与开发,国内还刚刚开始起步,特别是中高档制品所用的挤出模头几乎全部从国外引进,专注于中高端的开发与生产,会有更广的市场。”
这在疫情期间得到印证。熔喷布是口罩中间的过滤层,被称为口罩的“心脏”。而高端熔喷模头、喷丝板等关键核心零部件的生产,成为很多医用口罩生产的“拦路虎”。“高端熔喷模头的生产技术长期以来被国外几家企业垄断,几年前我们成功研发出这项技术,弥补国内的空白。”
目前,国内60%以上口罩防护服等材料的生产模头出自精诚时代集团。由于核心技术的突破,去年3月,精诚模具还被列入国务院防疫物资相关装备重点企业名录。
成为全国挤出平模头行业领军企业后,梁斌又将目光转向了另一片“蓝海”,成立浙江精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挤出模具技术与有机光电新材料技术相结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悬浮纳米粒子控光智能玻璃”,广泛应用于汽车、建筑、航空等领域。
“从0到100%,人们可以精确地选择玻璃的透光度。”梁斌说,智能玻璃不仅可以轻松调节内部的光线明亮,还能有效阻隔紫外线和红外线,使室内始终保持适宜的温度,拥有普通贴膜产品无法比拟的优势。“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市场,海外同类产品的高昂价格,让国内车企望而却步,但这正是机会所在。”
近年,黄岩大力推进黄岩智能模具小镇建设,推动黄岩模具产业从“制造”向“智造”转型。2020年,小镇实现工业总产出68亿元,税收4亿元。入驻企业137家,其中规上企业43家,国家重点扶持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级科技型企业35家,省市级研发中心与技术中心12家。
“懂得梦想才会越追越有信心,心中力量不怕万里路遥。”这是梁斌发在微博上的一段话。作为第一批进驻的本土模具企业,精诚模具通过不断引进国内外科研人才,在专注研发创新的同时还积极开拓国外市场,逐渐成为“领头羊”,带动行业全域致富。如今,模具小镇作为全省首批7家高新技术特色小镇之一,成为黄岩模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