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50年,情牵遵义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纪实 2021-07-18

50年,情牵遵义

◆翁杨

编者按>>>

遵义,中国西南的美丽城市,1935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一个我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座具有红色记忆的历史老城。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始,我们故事中的几个上海青年与遵义建立了缘分,似水流年,上海遵义,情感化作建设的动力,他们亲手为遵义的再造辉煌而添砖加瓦、奉献青春。

1969年4月,上海知青蒋玉和、毛济华、励亚英、张亚尔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离开上海,离开父母,奔赴遥远的黔北山村当农民。刚到遵义,100多名上海知青代表就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聆听了老红军与宣讲员的讲解。年轻的他们热血沸腾,从此,这座红色之城便与他们的青春和生命紧紧联系在一起。

蒋玉和的故事

蒋玉和的家在闸北,高中毕业前夕,听了贵州来沪干部的下乡动员报告后,他不但自己报名去贵州,还热情动员了自己的妹妹、六七位邻居、十多位同学一起组织了“上海赴贵州遵义红旗战斗队”。1969年3月23日,蒋玉和和闸北区800位知青在上海市领导、亲人、朋友、同学的欢送中坐上火车直奔心中向往的“红太阳升起的地方——遵义”。

三天三夜的远途跋涉,到达一个小山村安家。从此,知青们与农民一样挑粪上山,种麦子,种玉米,种棉花,插秧,喂牛。自己洗衣种菜、烧火做饭。艰苦的农村生活磨练了他们的意志。蒋玉和和妹妹、同学杨群声等组成了一个知青户。蒋玉和尽量多照顾妹妹,她是女孩子。杨群声的弟弟也在知青户里,兄弟俩也是互帮互助。

蒋玉和很能干,1975年,他被调入遵义市第二化工厂。

这个上海小青年,安心地在贵州扎根,踏实地埋头干活。他从化工厂最底层的操作工干起,对厂里安排的活儿兢兢业业。领导看中了这个好学又上进的青年,让他进入北京林业大学等机构系统地学习企业经营及管理课程。工作经验加上专业知识铸就了蒋玉和干出业绩的底气。他在遵义获得成长。1989年,遵义市有8家企业停产待工。1990年,蒋玉和受命于危难时刻,担任遵义市第三化工厂和遵义市添秀食品厂的厂长兼党支部书记。凭借勇气、信念、韧劲与发动职工的干劲,蒋玉和领导的企业扭亏为盈,受到遵义市政府的表彰。

责任心特别能开发人的脑力,当初,蒋玉和为了节省厂里冷却水的成本,找人在厂区内钻井取水。坚持深钻至368米处,奇迹出现了。他们竟然发现特好的水源。经省有关部门化验,数据表明此地下水含有2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是稀少的“富锶、低钠、多微中矿化型”优质天然矿泉水。这个福音使企业有了新生。企业改名“遵义义发矿泉饮料厂”,生产瓶装“苗岭牌天然矿泉水”,年产2000吨,销往全国各地。亏损企业变成了赢利的中型企业,职工生活得到了大大改善。企业产品荣获国家级的好多奖项,蒋玉和个人也被评为部级、省级先进工作者。

蒋玉和退休后回到了上海,但是遵义仍然令他魂牵梦绕。整整半个世纪过去了,年过七旬的蒋玉和壮心不已,他经常为第二故乡的事忙乎。今年七一前夕,他组织了336位上海知青在沪上举行“下乡遵义五十周年纪念活动”。他重回遵义,带领50多位两地知青又一次来到遵义会议会址,重温中国革命的红色历史,用这种方式,激励自己及后辈。

他当年的“插兄”杨群声,一直在遵义的政府部门工作,退休以后仍然在遵义生活。这次相聚,70多岁的杨群声笑着说:“我这辈子不回上海了。父母留下一套老房子,我给弟弟了。遵义变成了绿色美城,我在市中心买了新房。如今,还担任3个合唱队的总指挥。”

毛济华的故事

如今的遵义,是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城市,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桫椤王国神秘幽远,乌江画廊移步换景,双核溶洞长冠世界,竹海、茶海、花海浑然天成,酱香白酒、优质烤烟、红绿白茶、地道药材、特色食品五张名片刷新中外。

上世纪八十年代,遵义森林的覆盖率不到20%,如今60%以上。城市绿化旧貌换新颜,时任遵义市林业园林局副局长的毛济华原来就是当年的一名上海知青。

毛济华永远记得,他们当年去贵州,遵义是第一站。他与三个知青在遵义会址前兴奋地拍照留念。未来,不知是怎样的景象。他没有想到,遵义,就如此在他的生命中,刻下了辉煌的一页。

村里的乡亲称知青为“毛主席请来的客人”,对来自大上海的年轻人热情有加、关爱有加。毛济华不怕累和苦,学得一手好农活,拿到生产队的最高工分。生产队亏本的米面加工站,经毛济华打理,不到半年就赚钱了,面条的质量人人夸。艰苦的农村生活没有难倒毛济华,但上调的“三起三落”使他受了委屈。军工单位的招工、中学老师的招聘、复旦大学数学系的录取,因为政审原因,一一失之交臂。但命运的玄机却也暗暗埋下了。

云南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的入学通知最终飞到了毛济华手中,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这是上海驻贵州慰问团的一位副团长为毛济华鸣不平,向省教委反映后给解决的。

大学毕业后,毛济华毅然选择回遵义工作。对于这个度过了整个青春时代的红色之城,他充满了感情。他要用学到的知识来参与新城的建设,他要用自己的努力来回报遵义的培育之恩。植树造林,绿色遵义,这是毛济华人生的梦想与奋斗目标。

1984年,因为父亲患重病,毛济华和妻子拿到了返回故乡的调令。思考了一下,毛济华让妻子、儿子先回沪,自己继续留在遵义。他不愿意离开这座留下他的脚印、正欣欣向荣的城市。三年后,毛济华妻子放弃上海的医务工作,带着儿子重返遵义。

在全区森林资源调查中,毛济华发现很多问题。为了增加财政收入,成千上万亩原始森林惨遭砍伐。毁林开荒成为常态化,森林覆盖率严重下滑至14.2%(不含灌木)。为植树造林,毛济华常常据理力争,不怕得罪领导。2000年,红军山发生严重病虫害,要拯救必须砍树。遵义行署一位专员十分重视生态保护,他说:“谁敢砍红军山上一棵树,就拔他头上一撮毛。”作为分管领导,毛济华调查琢磨,最后带领林业部门制定方案,获得上级部门认可后,将砍掉有病树与补植新树种相结合,三年之后,红军山变成了漂亮碧绿的混交林。

飞机播种造林是一个亮点·。1990年至1995年间,毛济华四次主持完成了飞机播种,造林二百多万亩。在没有GPS导航的年代,每次要安全无误地把集中连片几万、几十万亩的荒山飞播成林,必须先行“炼山”才能使飞机从高空播下种子,落到土中生根发芽。所谓“炼山”,就是在定点飞播时,做好大量前期准备工作,以保证飞播的准确。无数的细节,无数的计算。每次飞播,毛济华驻扎在飞机场50多天不回城,确保任务保质保量完成。获得多项国家、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的毛济华曾两次不服从组织调动。第一次,组织上调他去当副县长,他不愿去。第二次调他去市农委任常务副主任,解决正县级待遇,他又婉拒。毛济华说:“我热爱自己的工作,不想离开林业部门。”

遵义市先后荣获了“全国造林绿化十佳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造林绿化模范城市”等殊荣。毛济华为“第二故乡”骄傲。退休后,毛济华担任专家组组长,评选出了遵义市树——桂花树,遵义市花——杜鹃花。他还荣任贵州省第一届林业工程协会副理事长,一直干到70岁。2020年,毛济华才告别遵义,与妻子返回阔别51年的上海。

陈月香的故事

当过乡村教师、工厂工人、个体摊贩。陈月香在遵义结婚成家、生儿育女,喜滋滋地迎接了第三代的出生……她在贵州下庄生产队当农民时,村里的好多乡亲对她像亲人一样,这使得陈月香一生难忘。上海姑娘,变作遵义大婶,周末去下庄探亲访友,是她好多年的习惯。

当初,干了4年农活后,陈月香从师范学校走向山村小学当老师。山村小学条件差,外面下大雨,屋内下小雨。负责3门课程的教学,陈月香不嫌累。她喜欢当老师,决定留在遵义不走了。

结婚成家后,陈月香生了两个女儿。没人带孩子,陈月香就背着孩子给学生上课。

以后的生命历程里,她做过工,摆过摊,用辛勤劳动的双手将两个女儿培养成大学生。博士生大女儿如今成为集团高管。在遵义市文化小学任教的小女儿是一位优秀教师。两个女儿合买了新房让父母欢度晚年,但陈月香不愿享清福,她要竭尽全力让下庄生产队诞生一个、两个、三个大学生。

2013年开始,陈月香每周末两天回到原来的知青点,送教上门。8年耕耘,无私奉献。村里的几位缺少关爱的留守儿童在陈月香的精心辅导下,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差生蜕变成“三好学生”。“去遵义读书”“考取大学”,是陈老师对这些孩子定的方向。“陈月香”,一个普通而朴素的名字,是下庄生产队许多农家知道的名字,年轻时教过他们中的一些人;年老时,再来教他们的孩子。成绩不好,她也不放弃。她是一个执着又深情的人。她不收一分钱,每次周末她步履坚定来到山庄,总是带着充满元气的微笑。时常,她将她手工编织、美化居家环境的工艺品送给农人们,这个时候,大家就纷纷想起来,陈老师曾经可不就是个心灵手巧的上海姑娘嘛!她朴素又实用的审美眼光,使众乡亲增长对待日常的审美意识。——上海,曾经给过陈月香点点滴滴的美学启迪;后来,陈老师同样传递给了她与之结下情谊的贵州乡亲。

尾声>>>

蒋玉和细心地将上海赴遵义的知青做了一份表格,对于如今一些留在遵义的,也一一记录。当年有3305名知青去了遵义。其中遵义县1279名。曹建林,曾担任遵义市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主委。毛济华,担任过遵义市林业局副局长、调研员。张新龙,担任过遵义市审计局总审计师、调研员。还有大家都知悉的著名作家叶辛,他以优秀的笔,记录了贵州的山山水水,他曾经担任过6年贵州文学刊物《山花》的主编,《我的<山花>岁月》一文,饱含深情地记叙了那段难忘的编辑部生涯。

很多知青经过几年艰苦的磨练,后来在遵义当上了工人、营业员、军人、教师、医务人员、各机关事业单位的干部……

遵义市政协副主席何琼说:“50多年前,3305名上海知青响应党的号召,来到遵义专区插队落户。很多知青进入各行各业,一直工作到退休才回上海,还有不少知青乃至他们的子女至今生活在遵义。遵义人民永远铭记上海的慷慨相助。铭记上海知青青春的无私奉献。”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