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醉秋 迟名尊 摄
“这一奖项,是为了嘉奖黄山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上做出的研究与努力,以及在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方面做出的创新性贡献。”日前,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HIST)颁发的合作奖,HIST主任郭华东院士在颁奖词中指出。
国际平台传播大美黄山
黄山分别于2014年、2016年、2018年连续举办了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名录遗产与可持续发展“黄山对话会”,吸引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等国际组织或机构、国内外名录遗产地和机构的近600人次参与,是全球唯一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三大名录遗产”(世界遗产、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世界地质公园)名录决策者、管理者和科研工作者聚集的国际高端论坛。
“黄山对话会”搭建起一个具有国际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的交流平台,通过三方对话、“一带一路”名录遗产合作与发展研讨等方式,台上台下互动,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专家与管理者对话,促进各方深入探讨资源环境保护、综合监测、系统管理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动态平衡。
三届“黄山对话会”分别发出了《黄山宣言》《黄山倡议》《黄山共识》,签署了《“一带一路”名录遗产合作意向书》,为国内外名录遗产地提供战略建议与技术分享。黄山风景区发表主旨演讲,推广黄山多年来系统促进生物与地质多样性保护、尊重文化多样性、提升来访者体验普及科学知识、善待社区居民提高生活水平的实践经验。
此外,黄山风景区发起了“热爱黄山、热爱环境”中小学生书画作品征集活动,在“黄山对话会”上,由作者亲手将作品制成的礼品赠送给联合国三大国际组织官员,并获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自然与文化遗产空间技术中心的作品收藏证书,增强了中小学生的环境意识、环保意识。
三类世界遗产协同发展
截至目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全球批准建立了1154处世界遗产、727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169处世界地质公园。其中,只有8个保护地同时拥有这三个品牌,黄山便是其中之一。这8个保护地既是全球自然和文化价值的突出代表,也是全球名录遗产保护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杰出典范。
“三类名录遗产不能孤立发展,尤其在拥有多品牌的名录遗产地内部,更要促进各品牌之间的联系和协同管理,建立长效的合作交流机制,开展理论研究和经验分享,提升保护管理水平和国际影响,以确保品牌权威。”黄山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吴文达介绍。
2020年,黄山提出倡议,并联合中国、意大利、葡萄牙等三国同时拥有“三顶桂冠”的名录遗产地共同发起创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品牌名录遗产论坛”。
多年来,黄山致力于推进国际化进程,与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等多个国际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与定期联系机制,与美国优山美地、加拿大班芙等11家世界名录遗产地建立友好公园关系,与清华大学、南京大学等国内十余所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交流合作机制。参与制定了《全球可持续旅游目的地标准》等四项国际标准,分享黄山经验,发出中国声音。
未来,黄山将尝试探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多品牌名录遗产地更紧密、更有效地合作交流,向全球展示黄山市“生态型国际化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形象、黄山风景区“世界名录遗产地典范,全球旅游目的地标杆”形象。
通讯员 程亚星 程婧铭 首席记者 范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