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8日 星期四
鱿鱼币“抽地毯”卷走数百万美元 伊核谈判定于本月29日重启 首尔市政府将打造公共服务“元宇宙” 30年首次  联大一委通过中国决议 德日:日常囤应急物资  越做越精致
第14版:国际新闻 2021-11-04
救助机制无法万无一失 民众危机意识必须提高

德日:日常囤应急物资 越做越精致

◆道格拉斯一家及其储备物资 图GJ

德国推出“无电烹饪”食谱

近日,两则有关应急储备的消息引发全网关注。可是,难道非要有点什么事,才能储备应急物资吗?

未雨绸缪囤货防灾

大米、豆类、坚果、糖、盐、小麦、面粉、意大利面、蜂蜜、罐头食品、便携式急救箱、打火机、蜡烛、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烤箱、折叠帐篷……

想要搬空美国人道格拉斯一家的应急储备物资,还真不容易。2012年,15个人花了整整6个小时,才将这些大大小小的桶、罐头和箱子从地下室搬到草坪上。

那一年,许多人还在质疑像道格拉斯这样的生存主义者为“世界末日”未雨绸缪的做法。时隔多年回看,心境应该大不一样。或许道格拉斯一家的囤货量略显夸张,但防患于未然的危机意识在这些年里被越来越多人接受,尤其是在经历新冠疫情冲击之后。

事实上,早在新冠疫情暴发之前,一些国家就已经意识到提高民众危机意识的必要性,发布了相关的防灾备灾指南。

德国为民众开清单

上世纪六十年代,德国就启动了国家层面的应急物资储备,以备不时之需。但当灾害大面积发生,救援人员来不及赶到,依赖国家发放物资救急显然并不现实。

因此,德国联邦政府在2016年向民众提出物资储备建议——每个成年人应储备可供10天自给自足的食物。德国联邦内政部下属联邦民众保护与灾害救助局(BBK)定期更新应急储备物资清单,供民众参考。

究竟该囤什么?最新一版清单上,包括20升饮用水、3.5公斤米面、6.5公斤蔬菜干果罐头、2.6公斤奶制品、1.5公斤便于储存的鱼类肉类制品和全蛋粉、0.357公斤食用油等物资。

考虑到电力或天然气供应中断的情况,速溶肉汤、饼干等即食食物也赫然在列,可确保每个成年人每天2200千卡热量摄入。

除此之外,清单还列举了止痛药、消毒剂、灭火器、手电筒、收音机、酒精炉、防毒面罩等可能在紧急情况下派得上用场的物品。

“灾难是生活的一部分,而再好的救助机制也无法做到永远万无一失和及时高效。因此,每一个人都应当未雨绸缪,做好自救准备。”BBK在向民众发放的应急手册中这样写道。

日本商家推应急包

而在地震频繁发生、台风时常光顾的日本,备灾意识比德国人来得更早。

1923年7.9级的关东大地震造成约10万人伤亡,200多万人无家可归,此后,日本政府就开始力推以家庭为单位的备战备荒。

日本首相官邸网站提供的防灾指南建议,每个家庭应以每人每天3升饮用水为标准,为所有家庭成员准备至少3天的饮用水;准备大米、饼干、巧克力棒、硬糖等应急食品,分量同样是所有家庭成员3日所需;此外还有卫生纸、火柴、蜡烛等,有条件的话最好是准备一周所需。

至于究竟哪些东西应该塞进应急包,日本首相官邸网站建议,除了食物和水以外,还包括存折、现金等贵重物品,胶布、绷带、消毒剂、药品等急救物资,以及手电筒、收音机、充电器、衣物等。

在此基础之上,日本商家推出不少款式的应急包,“满足3日所需”和“轻量”是它们的共同特点。

满足3日所需,是政府对防灾物资储备提出的要求。轻量,则是考虑到能摆放在家中随手可取的位置,逃生时拿起来就跑。

防灾食品也要美味

灾难当头,物资有限,是不是只能有啥吃啥,别挑剔口味了呢?德国和日本给出的答案都是——否!

一本“无电烹饪”食谱日前在德国各书店上架,所谓“无电烹饪”,简单来说就是在缺电的情况下做出可口的食物。这是BBK同波恩市消防队、救援组织发起的一个项目,希望集思广益,为长时间停电停水、缺乏新鲜食物供应的极端情况准备富有创意且实用的食谱。

在2020年2月19日项目启动后的195天里,组织方从德国各地收到522份食谱,精选出50份集纳成册。这些食谱的共同特点,是“它们都使用了BBK的应急储备物资建议”,BBK的官网上写道。

追求精致生活的日本人,自然也不会在口味、口感的问题上将就。

与德国人“自给自足”不同,日本人会购买专门的防灾食品,这在日本甚至已经成为一个产业,成立了防灾食品学会,出台了防灾食品认证标准。

在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后,防灾食品企业注意到,日本人在检索“防灾食品”时通常会加上“美味”一词,他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口味、口感一般的压缩饼干了。人们对美味的追求,迫使防灾食品企业调整研发方向。

关东煮,咖喱鸡肉饭,可以保存3年的原味、枫糖味、巧克力味面包罐头,各种口味蔬菜汤……所有这些防灾食品在实体店或网店都能购买到,甚至一些地方还会举办应急食品试吃或防灾食品评选活动。

虽说谁也不想遭遇不幸,但防患于未然总能让人更加心安。储备应急物资,哪里非得要什么现实存在的迫切需求?

本报记者 齐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