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06日 星期一
探索未来建筑不止步
第22版:创见 2021-12-08
既是设计“实验”,又是创意“冒险”——

探索未来建筑不止步

密斯·凡·德·罗 玻璃幕墙建筑

张永和“垂直玻璃屋”

张永和“垂直玻璃屋”

复星艺术中心

扎哈作品

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Foster +Partners)“城市愿景:可持续人居”展览 结构模块

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Foster +Partners)“城市愿景:可持续人居”展览 结构模块

伦敦摩天楼“小黄瓜”

◆琳 恩

“建筑可阅读”的设计之都上海,汇聚了各种风格的优秀建筑,这些建筑不是没有温度的钢筋水泥,而是积淀城市文脉、精神品格与时代风貌的“立体画卷”。

建筑设计的未来感从何而来?未来建筑又将向何而去?建筑师的“脑洞”中藏着哪些秘密?他们是如何做到在尽情展现前瞻性的同时,又让大众迅速接受审美风格,为塑造城市“精气神”加分的?答案就在你日常所见的建筑里。——编者

在上海,从“流苏会跳舞”的复星艺术中心,到“白色之地”浦东美术馆,再到“三体结构”的上海天文馆,不断落成的新地标,面向创意十足,功能明晰,传达前卫的美学理念的同时也彰显了国际化的城市气质。这些出自知名建筑师、建筑机构之手,面向未来的建筑作品让人们一次次领略到了设计的无穷魅力。

不过,欣赏这些“未来派”建筑的同时,人们发现,无论是要定义其风格,还是试图将其归类,都相当困难。因为每一次的新设计落成,既像是一场设计的“实验”,又是一次创意的“冒险”。

用“想象力”融入本地文脉

正在上海新泰仓库展出的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Foster+Partners)“城市愿景:可持续人居”展览,或许是你找到问题答案的途径之一。85座精致的等比例“微缩”建筑模型作品,集结在此,深情讲述一群“脑洞大开”的建筑师50多年来,在包括北上广深等城市在内的全球各地营造的各种极具挑战性的项目。

作为建筑“高技派”的代表,福斯特及合伙人建筑事务所一手打造了伦敦摩天楼“小黄瓜”、北京国际机场T3航站楼、上海世博会阿联酋馆等众多人们耳熟能详的知名项目。近年,他们在上海捉刀设计复星艺术中心、苏河湾中心、阿里巴巴上海新总部等重磅项目。这些重大项目的规划过程、方案草图以及部分建筑的剖面,建筑师们“艰难”又有趣的设计探索过程在展览中都以模型展陈的方式,直观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我们的设计方法是深深植根于当地环境,始终以人类和地球为核心。”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艾米丽彭(Emily Phang)坦言,对城市当地的文化细致深入的研究,以及关于未来建筑的“想象力”,使得他们能以独特的视角,创造出根植于城市本身特点的创新综合设计。

当年,他们紧扣上海世博会的城市发展主题,从阿联酋富有传奇色彩的沙漠中陡然起伏的沙丘大胆找寻灵感,将当地绚丽多彩的自然风光“搬进”了上海世博会,为上海市民打开了一扇以建筑阅览世界的窗口。而在营造复星艺术中心时,福斯特的建筑师们与“鬼才”托马斯·哈瑟维克(Thomas Heatherwick)携手,从中国传统戏剧舞台造型和流动不息的浦江获取灵感,打造出一个被移动幕帘包围的建筑,里外三层同时以不同方向转动,犹如矗立在黄浦江畔翩翩起舞的舞者。

有机的流动感与楔形锐角的穿刺感,前瞻性与在地融合性,就这样以充满想象力的方式被赋予同一建筑物。换而言之,每一个成功的地标建筑中,都具有融合性与前瞻性两极,两种成分的“配比”则是建筑师们的独家“秘方”。

法国著名建筑大师让·努维尔(Jean Nouvel)也是善于调制“配比”的好手。不只是浦东美术馆,作为他在中国的作品首秀,为上海黄金商圈打造一处“网红”商业体时,他不仅对周边街区的建筑氛围进行深入探查,还对上海中心城区的空间人性化尺度做过细致的分析。因而,在将周围的文化元素编织到设计方案的同时,他大胆地将植物鲜活的绿色纳入商业体中,用四季更替不断变化的生态画面,缔造未来城市人和自然繁荣发展和谐共生的新空间模式,以“不占地”的方式为钢筋丛林增添几分盎然。

毫无疑问,已故的建筑“曲线女王”扎哈·哈迪德也曾是手握专属“秘方”的建筑师之一。在今年艺仓美术馆为其举行的特展中,人们倏然发现,这位已故的女建筑师,有生之年并未刻意追求过“时髦感”。拨开她用流动线条所设置的“迷雾”,你会发现,扎哈一直在用前瞻性的建筑思维,表达着自身对世界流变的洞见,努力为文脉嵌入未来,为功能嵌入未知。她在上海、在中国留下的一批建筑,莫不如是。有评论者认为,扎哈的最大“错误”,可能在于拒绝考虑让方案完全融合东京奥运主会场周边环境。而与不妥协的“女魔头”失之交臂的东京奥运会,就此少了一个创造伟大建筑的机会。

用“实验”探寻更多可能性

不过,对具有前瞻性的建筑来说,争议从来如影随形。就像邬达克当年在上海参与设计的诸多建筑项目,对其“融贯中西”的设计手法,当时也肯定有人从美学角度发出过异议。但是现在,那些保留下来的作品,仍是热门的打卡网红地,成为海派文化的重要构成,而那些争议早已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

不做重复的建筑,不做平庸的建筑,就意味着每一次的设计都是创意的“实验”。

“当两块砖组合在一起,建筑就开始了。”德国建筑师密斯·凡·德·罗(Mies vander Rohe)60多年的“金句”,仍在深刻影响建筑设计。张永和就是受此影响的建筑师之一。一方面,他力求在每一次设计中回归建筑“从砖块而来”的本质,另一方面,他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自己的建筑“实验”。他甚至效法密斯·凡·德·罗当年倍受争议的森林玻璃屋,在上海真的打造了一栋“垂直玻璃屋”。玻璃屋由7厘米厚的复合材料钢化玻璃板组成。每块玻璃板的周边都是从房屋内照亮,因此,光线在夜间透过玻璃照射出来,给路过的行人一种神秘感。建筑“实验”不仅表达了张永和对玻璃幕墙建筑缺乏私密性的批判,也是他试图破除“建筑是生活机器”,赋予人类未来之家的更多精神性内容的探索。

密斯·凡·德·罗和扎哈都是曾经的时代的先行者,一个属于航海时代,一个属于航空时代。而面对越来越近的太空时代,建筑师没有停下他们用“实验”探索更多空间设计可能性的脚步。就在“城市愿景:可持续人居”展览中,人们看到这些建筑师正在“严谨”地进行着太空建筑概念设计。他们从“零”开始,研究月球和火星的土壤,构建新的建筑模块材料,利用3D打印,在陌生的维度“砌砖”,为人类在外太空定居做着准备。用业内人士的话来说:“探索得出的成果也会反哺建筑师们创造现实的建筑。”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