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国产相控“磁波刀”设备 本版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上海科协举办科创中国·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引智创新”成果展
B超,对人们来说熟悉又温和,是临床上诊断疾病的重要手段。如果凶险的肿瘤不仅能被超声探测,更可以治疗,那该多好。正在上海科协举办的科创中国·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引智创新”成果展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教授陈亚珠团队与上海沈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的新一代国产相控“磁波刀”技术,让超声波威力大增——在无创、微创中精准杀死癌细胞。
因治愈率低,死亡率高,肿瘤是人类健康最大杀手之一。目前治疗恶性肿瘤主要依靠手术、放疗和化疗等传统手段,患者在承受巨大心理压力的情况下,还要遭受脱发、免疫力大幅下降、疼痛等身体上的折磨。而采用化疗方法,不仅将病灶的癌细胞杀死,也会牵连人体中的好细胞;X射线、各类加速器、质子刀、中子等放疗治疗,也都有损伤性或负作用。
能不能用一种更温柔的方式,杀死癌细胞呢?陈亚珠院士早期所倡导的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是通过一定的聚焦方式,将超声源发出的适当频率的超声波聚焦于人体中目标靶组织,使得靶区局部温度迅速升高,继而导致靶区内细胞产生坏死、凋亡或其他热效应、空化效应,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与其他治疗手段相比,聚焦超声治疗是一种无创、副作用小、安全、绿色的新技术,具有无(微)创、可聚可控、穿透力强等特点。”陈亚珠院士曾这样介绍说。
去年9月,“沈德医疗陈亚珠院士工作站”揭牌,沈德医疗“院士(专家)工作站”正式成立。而实际上,这家企业本身就是在陈亚珠院士的肿瘤“绿色治疗”理念的指导下,一步步踏上技术创新之路的。沈德医疗器械创立于2013年,创始人沈国峰是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亚珠的博士后,相控磁波刀成为企业和院士共同努力的方向。
所谓“磁波刀”,是一种将超声能量从体外以“绿色、精准、个性化”的方式汇聚于肿瘤等病灶部位,使瘤体温度迅速提升至65℃以上,从而利用高温“烧死”肿瘤组织的仪器设备。接受磁波刀手术的患者不会留下任何创口,术后不良反应也较小。陈亚珠团队完成了在十多组体膜、上百斤猪肉上的离体实验以及十余例活兔实验,实验结论表明,多阵元相控型PHIFU技术具有单多焦点“瞄准”、焦域可变、焦距可控、超声引导、声束可控、多模式治疗的综合优势,可实现安全、无创伤且有效的靶区消融,对癌细胞“百发百中”,不会伤及“无辜”好细胞。
随着上海市科协牵线搭桥,以前师徒间的传帮带逐步升级为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优”的院士(专家)工作站。实验室里的一流科研宝贝更多落地变成产品,有了直面市场的机会,企业也在院士专家科学脑库的支撑下,研制出了MRI-PHIFU系列超声治疗产品。“我们的产品在与国外同类产品的同台竞技上,多项指标胜出,预计明年年中就能拿到医疗器械上市许可证。”站在“新一代国产相控磁波刀”展品前,上海沈德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崔磊自豪地说。
据介绍,与传统手术、化疗、放疗、质子重离子精确放疗等治疗方法相比,新一代国产相控“磁波刀”技术,具有非侵入“无创”治疗的优势,将会是传统治疗方法的重要补充。目前,超声经颅治疗特发性震颤、癫痫、帕金森、血脑屏障打开、脑肿瘤,以及恶性肿瘤的热疗和免疫激发等系列产品,也在加紧研制中。
本报记者 马亚宁
相关链接
作为市科协部署和打造“科创中国”上海行动的载体和服务手段之一,创设于2009年的上海市院士(专家)工作站,已成为引导高端智力资源向企业集聚,助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支撑平台。近年来,院士(专家)工作站建站明显提速,从多年前的几年建设一站,变为如今的一年建站100家。截至本月,上海建站总数已达564家,进站工作的院士专家达3076名,签订产学研合作项目2800余项,攻克关键技术难题4500余项,获得专利8300余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