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成树
那年,我独自去大连旅游,途经当地的人民广场,那里现代化城市的景观吸引了我,我不由把包往路边的草地上一放,取出相机兴致勃勃地拍起北方风光。
“妈妈……”传来一阵哭声,只见前方一个5岁左右的小女孩喊叫着,她的旁边围着两个打工仔模样的汉子。我心一沉,应该是小孩走失或迷路了。我不拍照了,急忙奔了过去。却见一旁的一个小胡子抱起挣扎的女孩。“你是她什么人?”我严肃地问:“她、她……”小胡子支支吾吾,放下孩子,溜了。
我安慰着孩子,可她仍不断地哭,我只能领着她走向广场大道中央,想用手机打“110”与警署联系。“啊呀!不好,我的包落在草地上了。”顿时,我慌了神,因为我旅途中的全部“家底”都在包中。此时,已经围着许多热心的大连人,他们七嘴八舌纷纷给我出主意,我顾不得那么多了,委托一位和蔼、慈祥的阿姨照看小孩,并请另一位有手机的广东游客报了警,我这才急奔着去找包。
然而,包已不见了,问了附近不少人,都说不知道。“这下完了。”我苦着脸,定神后想起刚才的事,民警现在该到了。我想知道事情的结果,也可把丢包的事向民警说说。我又一次返回小孩身边,这时,民警已闻讯赶到,一旁的热心人也围着小孩不停地安慰:“不要怕,警察叔叔会帮助你找到妈妈……”这是一幕多么感人的镜头,我赶紧抓起相机,抢拍了一组照片。
回到酒店,一位清瘦高个儿,戴着眼镜的大连小伙子正在大堂等我。原来他拾到我的包,从包里的证件信息上得知我的住处,小伙子怕我着急,特地赶来。
我由衷地感谢他。人与人之间,人与事之间,构成一幅实实在在丰富多彩的画卷。后来,我拍摄的一组新闻照片,很快在《大连日报》“社会新闻”版面刊出了,标题醒目:“小孩走失引出的故事”并有编者的评论,表扬了上海人挺身而出的义举,也赞扬当地警察的服务精神。我看着报纸,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我真后悔没有留下另一位大连小伙子名字和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