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工业遗产的美学价值 百年仓库变身世界技能博物馆
第14版:文体新闻 2022-03-11

工业遗产的美学价值

邵宁

巨大的体量、粗犷的构造、笔直的线条、灰暗的色彩,似乎和人们印象中华丽优美的“历史建筑”不大沾边。但在红色的杨浦大桥边上遇到两座百年老仓库时,暖色与冷色、修长与方正、灵动与敦厚的鲜明对比还是给人以震撼。

走进永安栈房,踏上楼梯,发现台阶特别低,大概只有普通楼梯台阶的一半。记得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也是如此,只因当年仓库里储存的物品都是靠工人一袋一袋扛上去的,背负上百斤重物的工人的脚只能抬到这么高。无梁楼盖结构、81根八角棱柱、长条高窗、混凝土天花板……100多年前建成的这两栋各1万平方米的仓库建筑,其实在建筑设计和建造工艺上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低矮台阶更是一份厚重的记忆,提醒人们这里曾经有过多么艰苦的劳动。

在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发展史的上海,特别是杨浦滨江、苏州河沿岸,这一类工业建筑不在少数。饱经沧桑的厂房、仓库、船坞,记录着民族品牌艰辛的创业史、国有企业的辉煌与荣耀。工业遗产有一种特别的刚硬之美,背后蕴藏着的工匠精神、创业精神和奋斗精神,值得一代代人记取和传承。

近年来,工业遗产的美学价值被重新认识。自2018年起,我国建立了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至今已发布了两批,一大批工业遗产得到了保护、修复和再利用。令人欣喜的是,永安栈房(西楼)有了一个新的名字——世界技能博物馆;更令人欣喜的是,设计和修缮团队像对待老洋房一样修复老仓库,拂去沧桑、擦去锈迹,以工匠精神最大程度还原它的风貌,成为工业遗产活化利用的一个范例。

很快,这座黄浦江畔的新博物馆就将对外开放,向世界讲述上海的故事。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