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12日 星期六
昨新增11例本土确诊病例 37座公园临时闭园 不信谣不传谣,做好守“沪”者 夜晚的守护者 全力以赴阻断传播链  尽早实现社会面清零 收到流调短信≠密接或次密
第6版:上海新闻 2022-03-11
提醒

收到流调短信≠密接或次密

请主动报告并做好健康监测

兴业太古汇,市民扫描健康码进入商场 本报记者 孙中钦 摄

昨天傍晚,上海举行第120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宝山区副区长孟庆源、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吴寰宇出席并介绍疫情防控最新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信息发布和筛查有时差?

“大家应该能够注意到,最近天天跟大家见面,连续作上海市的疫情通报,就为了能够及时地把疫情信息向大家公布。”邬惊雷表示。

从临床意义上来讲,不管是诊断本土确诊病例,还是诊断无症状感染者,他们都是病毒感染者,都具有传染性。而想要把无症状的人“挖”出来,有时会更加难一点。

“我们在排查和筛查过程中,发现可疑情况要经过复核和专家共同会诊,所以跟大家的直接感受会有时间上的差异。”邬惊雷表示。他同时呼吁:希望大家不信谣、不传谣,一起努力,共同守护上海这座城市。

管控期间有急病怎么办?

如果有市民因为排查管控,封闭在家期间突发重病急症怎么办?有哪些措施能够保障救治需求?邬惊雷明确了这三点:

■加强管控区域内居民健康管理,由社区居(村)委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驻点工作人员,梳理管控封控区域内居民,特别是重急症患者的就医需求,建立台账,做到底数清楚、信息通畅、服务主动。

■做好管控区域内居民闭环诊治,要求各区明确各类疾病、各类人群(如急危重症、创伤、肾衰竭、肿瘤等)救治的定点医院。如居民出现不适需要就医,由社区管控人员联系急救中心,告知急救中心该患者目前情况并提出转诊要求,同时联系好所在区定点医院。急救中心接报后,会根据患者病情及时派出专用救护车将患者“点对点”转运至定点医院。在这里,提醒管控区域内居民和家属,如遇到突发疾病需要就医,拨打120急救电话后,在等待救援期间,也请及时通报社区管控人员,以便社区管控人员与急救中心、定点医院做好对接,提高救治效率。

■加强定点医院救治力量,要求各定点医院制定医疗救治方案,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诊患者,配备专业人员队伍,配置完备的药品储备、救治设施设备、消毒设施、抢救设备等,确保有救治需求的人员及时得到有效救治。

收到流调短信代表什么?

最近有市民陆续收到流调提示短信,说可能存在和感染者接触的风险,那么收到这个短信代表什么?是不是说明这个人是封控人群之一,又该怎么积极配合筛查?

“近期不少市民朋友接到有关短信。这条短信提示:根据有关大数据排查情况,近期可能存在与新冠病毒感染者直接或间接接触的风险。”吴寰宇说,“这不代表你就是密切接触者、密接的密接等。”

吴寰宇提醒:接到短信后,为了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和安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和上海有关疫情防控要求,市民应配合做好以下几点:

■立即主动联系所在的社区、单位或所住宾馆,及时告知收到短信的情况,并按照属地要求落实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措施,同时做好个人防护;

■做好健康监测,如出现发热、干咳、鼻塞、流涕、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等症状,及时就近到发热门诊就诊,途中请做好个人防护,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如果后续接到流调电话时,也要积极配合,向流调人员提供真实、详细的信息。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