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宁
莎剧,是所有戏剧人的最高追求,也是对演员最严格的考验。当“为人民娱乐服务”的开心麻花遇上以执导英雄悲剧和史诗著称的陈薪伊导演,会撞击出什么样的火花?在莎士比亚的37部戏剧作品中,《威尼斯商人》应该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部。选择这部喜剧开始双方的合作,不是偶然的。
没有正式的大幕,错落有致的尖顶、穹顶、拱门以及巴洛克风格的天使雕塑构成了圣马可广场优美的轮廓线,一群演员踩着滑板轻快地滑行,他们戴着假面,服装斑斓、飘逸,反射着流动的水光,隐约传来意大利歌剧的音乐,水城威尼斯风情扑面而来。剧本选用的是朱生豪先生的经典版本,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一开口,消除了我对麻花演员能否变成莎剧中人的担忧。
这个剧目的宣传语是:“除了莎翁的剧本,什么都改了。”其实,这句宣传语有点多余,每个时代、每个剧团、每个导演所呈现的莎士比亚,本来就是千姿百态的。
这一版的《威尼斯商人》,舞台布景和服装简约却不简单。罗马尼亚籍舞美设计师丹·博特拉带来的“魔术匣子”,可以折叠的景片灵活多变,时而是广场,时而是鲍西娅的豪宅、夏洛克的家,时而又是威尼斯大公的宫殿;除了以滑板象征贡多拉,还有两条豪华贡多拉上了舞台。值得一提的是,金银铅三个匣子是用几条白色纱带悬吊着的,这些纱带堪称神来之笔,在最后一场鲍西亚家花园,随着剧情的进展突然升到了舞台顶端,飘飘荡荡,营造出极致浪漫的氛围。
情节忠实原著,舞台节奏明快。安东尼奥为了帮助好友而向夏洛克借钱,夏洛克以“一磅肉”为条件;鲍西娅的求婚者在三个匣子中作出选择;夏洛克的女儿和罗兰佐私奔;安东尼奥无法按时还钱,命悬一线,鲍西娅女扮男装,机智化解危机……几乎所有的情节,包括结局,观众都是熟知的,但仍然被一场场戏吸引着,剧场效果仍然出奇地好。面对莎剧这场大考,演员们脱胎换骨,在陈薪伊导演几个月的训练下,“呼吸都不同了”。特别是扮演夏洛克的演员师帅,没有把这个犹太人演成脸谱化的反派或者丑角,而是通过一系列语言、肢体动作,以及表情和眼神,揭示了他内心的愤怒、怨恨,行为逻辑十分合理。莎士比亚也是语言大师,几位主演在这方面看得出是下了一番苦功的,让人们领略到了莎翁的语言艺术之美。
最后,莎士比亚从画框中走下,和角色、观众见面,全剧落幕。在前期宣传中,这个结尾是一大“卖点”,也成为这一版《威尼斯商人》的标签。虽说主创是以此“向莎翁致敬”,但我觉得,“吃鸡蛋,不一定要认识下蛋的鸡”,或者,不一定要在吃鸡蛋的时候见到母鸡。莎士比亚的出现,还和角色一起唱起RAP,打破了全剧的完整性和假定性,突变的画风使作品本身的张力有所削弱。当然,如果以莎士比亚喜剧的“游戏精神”来考量,也未尝不可。
总之,这是一台很意大利也很中国,很当代也很经典,很新潮也很唯美的《威尼斯商人》,同时不折不扣地属于莎士比亚。
在观看的时候,我的思绪飞到了莎士比亚时代,想起了我曾去参观过的伦敦的环球剧院。那个谷仓式的圆形剧院,没有今天的剧院这么华丽,周围一圈木质回廊,有三层高,露天的部分被称为“院子”。在伊丽莎白时代,这个院子可容纳1000多名观众,回廊里的绅士包房票价6便士,最便宜的露天票价只要1便士,而买这种廉价票的观众被称为“一便士的臭家伙”。当年,贵族、商人和平民,无论身份高低,都在一个剧场里看戏,和今天的观众一样聚精会神,一样拍手叫好,一会儿紧张得喘不过气来,一会儿怒不可遏,一会儿乐不可支……走出剧场,他们感到无比愉悦。
这,也就是莎剧的魅力所在。事实上,400多年前,莎士比亚在剧团跑龙套间隙奋笔疾书,初衷和开心麻花是一样的——“为英国人民娱乐服务”,所以,他的剧作中汪洋恣肆的长篇大论和充满智慧的名言金句中,时常也会夹杂俚语和段子,所以,他笔下的人物既有王公贵族,也有“风流娘儿们”。正所谓“舞台小世界,世界大舞台”,不经意间,那一部部思想深邃、揭示人性的作品超越了时代,成就了一位世界上最伟大的剧作家。
大俗大雅,成一“戏”字。这便是永恒的莎剧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