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莉莉
上海举办“全国科普日”活动,让我想起了当年与复旦朋友们在科普知识园地里耕耘的往事。
1996年初,正在主编科普读物《阿爸教现代科技》的复旦附中黄玉峰老师找到我先生,想请他为书画插画。为科普读物配图,对他说来是陌生的课题,朋友的诚邀,却之不恭。我丈夫接了稿约,创作过程的艰辛自不待细说。书稿审阅中,插图得到顾问谢希德先生的首肯,她说:这些插图为书增添了光彩。谢先生又委婉地表示,插画中的外国人头像能否改成中国人?谢老为书做了序。新书出版举办了隆重的发行仪式,当时的市领导、市科委主任等出席并讲了话。把科学普及作为精神文明的一件大事抓好,成了我们的共识。
两年后,复旦大学科技处与华师大科技处携手,拟编一部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读物,题名为《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由谈家桢先生任顾问。书分为成人版、中学版、小学版三册,复旦承担小学版的写作。小学版为图画本形式,要求文图并茂。文字由复旦的中青年骨干教师撰写,《阿》的原主编之一、复旦殷南根先生上门,再邀我先生配插图。这次配画的“戏份”重多了不说,殷先生又拉我进他们的阵营。此言一出,慌得我连连摆手:“我本‘科盲’,乌龟吃大麦,不行,不行!”一个教语文的,哪能搞科普读物?时年三十多岁的殷先生(那时是科技处的科长)娓娓开劝:正因为你不懂,请你出面才合适。教授们原稿的文字写得专业,要让孩子们读懂文字,就需要你来作转换工作。你懂了,再将文字化深奥为浅显。原来是要我当“二传手”!诚意难以推脱,夫既开唱,妇也就随罢。
戏是开锣,唱下去却真难。首先,我们俩得认真读原稿。书的内容分为“农业、能源、信息、材料、人口与健康、资源与环境”七部分。殷先生捧来厚厚的文稿,有用方格稿纸写的、有用横条式报告纸写的。那时用电脑写作尚不普及,看手写稿眼睛很累,更难的是好些知识点我们不懂。
当时我俩与各位作者面熟陌生,殷先生只好当中介,其间来回穿梭做沟通。主编、科技处长陆剑英老师知道后,决定以“家教”形式,安排复旦人上门亲自为我俩答疑、解惑。整整两个月里的周日下午,都有承担各部分内容的教授来寒舍讲课。好在那时他们大都住凉城复旦宿舍区,我家也在凉城,骑辆自行车几分钟就到。周傲英教授讲信息高速公路,卢大儒教授解释碱基对,汪长春教授的稀土金属,还有蒯本科教授的环境、杨金水教授的农业……一杯茶或是一杯速溶咖啡解渴,饼干、小蛋糕或微波炉烘几个山芋充饥,教、学气氛融融。知识就是力量,力量又化为动力,拓宽了我们的眼界与思路。
当年复旦那几位年轻的精英教师,有系主任、有课题组长,肩上科研、教学担子很沉,为小朋友写书他们义不容辞;我那时教两个班的课兼做班主任,课余写科普稿件像做地下工作,生怕别人说不务正业,压力也大;为将深奥的科学原理化为小朋友喜闻乐见的画图,力求让画面趣味化、生活化,我家夫子更是殚精竭虑:天上彗星的结构神奇、漂亮,借用人间发廊美容师之手,将彗星图设计成各种美丽的发型;狮身人面的斯芬克斯和半人半马的涅索斯,请求人类科学家用基因重组工程将他俩塑成帅哥……近百幅画页,历时九个月的创作才得以脱稿。
撒播科学知识种子是辛勤的,我们也收获了精神上的硕果。前年,出版界在“四十年中国最具影响力400本科学科普书”评选里,《迈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位列其中。这消息让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