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智得其乐  郑辛遥
第18版:星期天夜光杯 2022-10-16

智得其乐 郑辛遥

《智慧快餐》漫画专栏三十年

郑辛遥近影 摄影 潘嘉逸

生命在于运动,资金在于流动,朋友在于走动

天上掉馅饼,地下有陷阱 郑辛遥作品

■《智得其乐——“智慧快餐”漫画专栏三十年》已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近期将举办新书发布会,12月将于邬达克纪念馆举办郑辛遥漫画展,敬请期待。

华君武题智慧快餐

◆毛时安

古人云,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

漫画家郑辛遥在《新民晚报》夜光杯版面上的《智慧快餐》专栏,整整三十年了。专栏里的一幅幅漫画,充满了上海人的小幽默和大智慧。

一个漫画专栏,在报纸上连开三十年,且从不间断,并现在仍在周周更新,这是独一无二的。郑辛遥用机智与幽默回应着生活和时代。

三十年来,郑辛遥《智慧快餐》中的小漫画,已成了夜光杯、新民晚报、海派漫画,乃至上海文化的一个大品牌。

1

一个漫画家的三级跳远

岁月葱茏,当年热爱漫画的小青年,手握几大世界级漫画奖,如今已成了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成功者从来不是童话和神话,只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连载小说。辛遥送给我一幅扇面,上题“生命在于运动,资金在于流动,朋友在于走动”。作为常走动的朋友,我几乎目睹了他漫画生涯的“三级跳远”全过程。

第一跳,破釜沉舟,只为许身漫画。1978年改革开放春风化雨,华君武、丁聪、张乐平、方成这些老漫画家新作迭出,点燃了辛遥漫画创作的热情火苗。他加入上海市工人文化宫漫画创作组不久,1979年10月30日第一幅漫画《勤“拣”持家》见诸中央媒体《工人日报》。双喜临门,1980年大年初一,《解放日报》又有漫画《各有所赏》赫然在目。其时,郑辛遥就职于上海电报局办公室。在计划经济时代,性格平和的他毅然决然地砸掉自己手里端着的那个让多少人羡慕不已的金饭碗,领导开明,成全他当了自由职业的漫画家。温吞水沸腾了!1985年元旦,他开始蜗居在家,美滋滋地做起自己的“专业”漫画家了。

第二跳,一脚踏进新民晚报的大门。机缘巧合,《新民晚报》的《漫画世界》创刊。《三个和尚》的导演阿达向老漫画家张乐平、特伟先生推荐说,“上海有个年轻人喜欢画漫画,单位的铁饭碗也不要了,情愿在家创作漫画”。

上海是中国现代漫画发源地,20世纪上半叶丰子恺、叶浅予、丁悚丁聪父子、张光宇兄弟和许多漫画大家都在上海引领漫画蓬勃发展。而30年前就在《新民晚报》三平方米的办公室里集中了华君武、丁聪、张乐平、方成、特 伟这些中国漫画界最有才华的前辈大师,还有 国际动画界知名的上海美影“三剑客”——阿达、詹同、王树忱。郑辛遥在这支中国漫画的“梦之队”怀抱里,如鱼得水。每次编委会、审稿会,前辈大师片言只语的精彩点评,让他如阿里巴巴闯进那个满目金银财宝的山洞一样,开眼界,长见识,从学徒到满师,收获了对漫画本质的理解和创作的领悟。辛遥勤奋好学、为人热情、谦和低调,大概还有他那胖乎乎满是喜感的长相,也让前辈们欢喜不已。华君武称他是上海“华办”。他的漫画时常得到这些前辈大师的指点。

1987年,他的《无题》《万无一失》《马拉多纳漫画肖像》在日本、比利时、意大利连中三元。他一周途经六国,一路上语言不通,以漫画交流,成为中国漫画出国领奖第一人。怀着一颗驿动的心,1988年他又异想天开,以求读生签证,带着前辈的介绍信,到日本逐个拜访漫画家。结束东瀛漫画之旅,1989年又受邀保加利亚漫画比赛,成为中国担任国际漫画评委第一人。域外之旅,让他这个年轻画家有了一份难得的国际视野,学会了漫画的国际语言,也以他的漫画让国外同行认识了当代中国人乐观、幽默、开朗、热爱生活、富于想象、善于思索的精神气质。

辛遥的这番经历,诚如广东前辈漫画大家方唐戏说的那样,“辛遥,我的印象像个充满艺术细胞的流浪的波西米亚人,是命运和奇迹的混合体。他曾用漫画加清凉油这种国际语言和中国土产,打通了从远东到欧洲的各种关卡,跑到保加利亚任国际漫画比赛的评委。他敢于班门弄斧,能在漫画之国日本画漫画‘混日子’。如果把辛遥扔到南极去,也会混出名堂,因为他有过人的智慧”。(见方唐2021.9.15《极简艺术的经典》)

第三跳,即是本文开头的一幕,《智慧快餐》在新民晚报副刊夜光杯版面上开店营业,三十年精心打造一块金字招牌。让晚报的市民文化传统,在漫画领域得到了文脉的传承。

2

一出让读者钟爱的轻喜剧

《智慧快餐》的文字隽永,线条洗练,图式明快,几乎可以一眼看穿,清澈见底,又像一壶顶级龙井和铁观音,回味甘甜而悠长,形成了其漫画温婉而不失深思,讽刺而又优雅的轻喜剧风格。让深刻深邃的人生哲理和思想,变成了大众喜闻乐见期盼的“思享”,成了上海这座城市持续了三十年而且继续演出的为广大读者钟爱的文化轻喜剧。

2010年11月6日,“新中国漫画回眸展”开展期间,十位漫画家为读者签名,读者争购画册、纪念封、明信片。内中有一位60岁左右的观众排到本次漫画展策展人、漫画家郑辛遥面前,激动地说:“郑先生,感谢你救了我一命!”辛遥吃惊地问他:“此话怎讲?”他说:“我看了你一幅智慧快餐漫画,《天上掉馅饼,地下有陷阱》,我脑子一下子清醒了许多,终止了一次不成熟的商业投资,结果事后证明,幸亏没有投资,否则不仅输钱,可能还要倾家荡产。”辛遥感慨地说:“我平时构思漫画费脑筋,很辛苦,今天有观众这么‘夸奖’,胜过获金奖银奖。”

还有一次,辛遥收到一位苏州退休教师的来信,说看到画家的《腾不出时间娱乐的人,迟早一定会腾出时间来生病》的漫画后,很有感触,以前在学校拼命工作,以至于后来生病,身体不佳,如能早点醒悟就好了……他常会收到一些读者的来信。每次新书签售会上,都有热心读者粉丝带着多年收集的《智慧快餐》专栏漫画的剪报贴本让他签名。辛遥也一直感恩读者,把来自读者的热情赞扬,当作自己三十年坚持创作的动力和鼓励。

3

一个烹饪《智慧快餐》的秘籍

三十多年前,一个30岁出头的年轻人,在上海九江路口《新民晚报》(以下简称《晚报》)一间三平方米、放着两张办公桌的斗室里,被中国老报人严独鹤先生的孙子、《晚报》副刊部副主任严建平一眼相中,让这个年轻人开个老少咸宜、喜闻乐见的漫画专栏。其时,正是肯德基、麦当劳刚刚进入中国,快餐成为市民生活新鲜事的时候。这个年轻人经过一年多的酝酿筹划,终于开出了一家极具海派特色的“艺术快餐店”。1992年10月10日《智慧快餐》在延安中路新民晚报新大楼新鲜出炉。也许郑辛遥自己也没有想到,这个漫画快餐店,一开就是三十年。

《智慧快餐》三十年每周画一幅,几无间断,谈何容易!笑眯眯的郑辛遥是一个有心人,他像大侦探福尔摩斯、亨特尔、波罗和柯南那样,把灵敏的嗅觉伸到生活的各个角落。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细节、读书看报的心得、电视上各种访谈、酒酣耳热饭后茶余朋友们的戏言,辛遥都一点一滴地收集起来,下锅打理,三十年来,形成了一套烹饪《智慧快餐》的独家秘籍。

一是“热炒”。文字和画面都比较成熟。食材简明,开大火,下锅就炒。二是“炖品”。文字或画面还相对欠缺,需要有时间酝酿,只能文火慢炖。三是“腌制”。仅有一个好题材,文字、画面都没有,需要较长时间的冥思苦想。那过程,就像一块鲜肉就了盐,在时间和风中,变成了美味的腌肉。

记得《智慧快餐》20周年画展,上海美术馆工作人员惊叹人员爆棚,“张曼玉到美术馆也没这么多人啊!”三十年来,一直有“这么多人”期待、围观,不容易!

岁月更迭,三十年来,《智慧快餐》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人为什么活着,人如何活着,人如何面对司空见惯的生活陋习,人如何面对各种诱惑保持自我,人如何去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谢谢《智慧快餐》,让我们做个明白人、快乐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