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30日 星期三
成山爱连湾晨步口占 书法 流年碎影 张氏兄弟的松江缘 一份温暖我的工作 学生“越教越小”的大学老师
第20版:夜光杯 2022-10-20

流年碎影

江砚

我无比怀念那个没有手机的时代,却十分感谢手机可以拍照。

手机里,有许多妈妈的照片。妈妈92岁了,每周去看她,总会拿出手机拍几张。妈妈并不知道,她有那么多照片在我手机里。她,也不用手机。爸爸十几年前走的,83岁,岁登耄耋,但那时手机还没有拍照功能,爸爸留下的照片,就很少。

现在的手机,像一个记事本——微信、微博、抖音,文字、照片、视频,各个平台、各种形态,记录着日常。手机里的照片,是我们的流年碎影。

也许正是出于这样一种心绪,特别喜欢拍园林里的影子,粉墙为纸,阳光为笔,阳光投在墙上的影子,就是画了。逝水流年,这样的感叹,似乎就应该在园林里。

我曾经是一个“单反控”。我的第一台相机,就是佳能单反。30多年来,换了几代。我曾经以为,用单反,才叫摄影,用卡片机,那叫拍照。手机有了拍照功能,总不能不用。用多了,觉得好,甚至,越来越喜欢手机摄影的随意性。如果再打个不恰当的比方,手机拍照,好比大写意;拿着单反精雕细琢,就像工笔画。你再喜欢工笔画,也不能否认大写意的艺术性吧?

逛园林从赏亭台山石到看粉墙移影,似乎也像是拍照片从一本正经端单反到漫不经心玩手机,人生况味,尽在其间矣。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