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
清光绪二十三年,玉环厅楚门人韩姬宗从江西兴安知县任上告老还乡。因故绕道长沙、南京,上九华山进香。巧遇福建漳州香客,共享漳州文旦柚果,得十三粒文旦种子,带回老家(现龙溪乡,当时隶属楚门),亲自选种、播种和培育,最终种活三株文旦。从此,文旦种子认准了这片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温润土地,在楚门的庭前院后、山水之间开枝散叶、开花结果。
那时,玉环三百七十八平方公里的陆地被漩门湾一水相隔,海水水深流急,形成世界奇观漩门湾漩涡湍流,两岸往返需坐摆渡船摇摇晃晃过海。缘此,玉环本岛人很少能吃到果肉芳香、软糯多汁的楚门文旦。
生活在玉环本岛的我,有幸在年少的时候,一年品尝一次文旦。母亲有一个非常要好的同事是楚门人,每年大雪节气前后送一只文旦给我家,全家视若珍宝,珍藏在我的床柜里。年夜饭尾声,母亲打开床柜的柜门,一阵馥郁的香气冲涌而出,扑面而来。母亲把文旦捧到餐桌上,用刀小心翼翼在中间划一个圈(不能触及果肉),剥出两个圆弧顶柚子帽,芳香弥漫全屋,一家人在浓郁的香气中一起撕去白色雪绒样的果瓤,露出米黄色晶莹的果瓣,每人按瓣分配,它是年夜饭后凉沁沁的琼浆玉液。
1977年国庆日,漩门大坝工程完工并实现通车。楚门文旦种子经与本地玉橙、土栾等嫁接优选后,品种更佳,苗种向南繁衍到玉环本岛,文旦在全县规模化种植。霜降之后,它得霜气而成熟和饱满,开始在集市售卖。一般人家一年买几只,待全家人聚在一起或亲朋好友来访时,以“杀文旦”听起来颇具气势的仪式来分享它的美味。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在玉环县委宣传部外宣办工作,接到一个任务,即编写介绍玉环的宣传手册。那时,楚门文旦已连续多次在全国柚类水果品质鉴定中夺得冠军,颇有名气。为了介绍好家乡文旦,编入宣传手册,我和同事到清港垟根村实地调研,还请摄影师去拍摄文旦果作为插图。
走进山清水秀、群山环抱的垟根村,漫山遍野的文旦让你觉得不太真实,茂密的文旦树间有的还穿插着柑橘树,它们不挤,但丰硕的果实已挤满我梦想和灵感的空间。走近一棵老树,一百多个文旦缱绻着、牵曳着老树的枝叶,在夕阳柔和的光辉里,它们似与老祖母在一起晒秋,那么的温暖和其乐融融。果农把剪摘下的文旦在手中掂量着,选中一个让我们品尝,汁液甘溢、酸爽透心。
文旦特有的香气是它深受青睐的硬核。当它从树上摘下来,到了你家,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启。且待它有一个自然消水的过程,果肉吸收果瓤和果皮的里层水分,甜度和水分得到提升,果皮颜色逐渐加深,果体放松,香气从丝丝缕缕到唾手可得。每年深秋,天气寒凉起来,我把文旦买回家,从秋到冬,从冬到春,相惜相伴,它弥散开来的阵阵气息,如“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的深情呼唤,充满柔情蜜意。
种文旦的人家也浪漫起来,在自家文旦树上挂几个果,就是不摘下来,直到过小年家里打扫干净了,才连叶剪摘下来,在腊月寒冬里装点出绿意葱葱的小气候,也是装点蓬勃向上的日子。
如今玉环文旦声名远扬,被誉为“中华第一柚”,已成为家乡的旅游文化符号。它在短暂的历史进程中,渗透出一方风土的气韵和一方文化的创造力。十三粒种子种出的三棵文旦树,已在家乡4.5万亩土地上繁衍了千千万万棵文旦树,每年收果几万吨。
霜降后一个月左右,家乡一年一度的文旦节喜迎八方来客,自媒体赶来现场直播直销,大批摄影爱好者扛着长枪短炮纷至沓来,留下文旦挂果深秋的倩影和果农丰收的欢喜场景。有画匠画家被文旦自然形态之美所感染,他们拿出画笔,在长得端庄典雅的文旦上画脸谱和奇花异卉,让文旦大放光彩。去年深秋,一个潇洒俊朗的戏剧纱帽生光临我家,满脸的胶原蛋白,眉清目秀,唇红齿白。到了第二年春分,见它光泽殆尽,脸瘦得脱了骨相,我才依依不舍地把它剥开。
我想,韩姬宗若是没有遇到香客,或是遇到了但没有品尝到香客的柚子,品尝了又没有带回种子的激情,今日“中华第一柚”又会花落谁家?事实是所有的假设都不存在,而真实的存在是文旦成为玉环的团圆之果、致富之果,香飘千秋万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