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2日 星期日
放下执念 冬雪(油画) 再议老年人高血压问题 西线无战事 世界杯在哪儿看 一叶莲
第14版:夜光杯 2022-12-01

西线无战事

刘伟馨

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身经历所创作的小说《西线无战事》,聚焦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反战小说的经典,1930年由刘易斯·迈尔斯通改编成电影,并获奖。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在法西斯德国都遭禁,雷马克甚至被剥夺了德国国籍,流亡美国。2022年,德国导演爱德华·贝尔格进行了最新改编,这是我近期看过的最佳战争电影之一。

男主角保罗出场时,时间在1917年春,一战爆发的第三年,地点在德国北部。作为青年学生,保罗具有一种昂奋的爱国激情,在聆听煽动性的宣传语言时,他和其他学生,包括好朋友路德维希、弗朗兹和克罗普,狂热地鼓掌、欢呼,然后唱着歌出征。电影开头设置这样的场景:俯拍士兵死尸的全景,然后有人脱下阵亡士兵的衣服、靴子,送去洗涤、缝补。保罗领到的军衣,上面有别人的名字,就是死亡士兵的旧衣服。新兵走在泥泞的道路上,很快就会发现,前方等待的是枪声、爆炸、火光和鲜血。保罗的头盔被子弹射中,炸弹炸塌的战壕木板差点把他压死。戴眼镜的书生路德维希,没有想到战场是如此危险:“这跟我想象的不一样。”

影片里的保罗,以及他的三个同学路德维希、弗朗兹和克罗普,还有老兵凯特和贾登,每个人都有他们的过去、对战争的感受和战后和平生活的向往。令人感到残酷的是,他们所有人都在战争中死去。路德维希一上战场就害怕,想回家,结果死在泥泞的战壕里;弗朗兹爱上一个女人,身后只留下了女人的丝巾;克罗普把演出海报上的女性当成自己的梦中情人,被火焰枪烧死后,战壕里空留下海报在风中飘荡;战后想当乡村警察的贾登,腿被炸后截肢,绝望中用叉子自杀;战前的补鞋匠凯特,有一个爱他的老婆,期待再生一个孩子,在停战协议已经签署的情况下,被法国农场主的儿子射死;保罗在正式停战的最后时刻,倒在战场上……

影片有一个最能表达保罗对战争反思的场景,水塘边,保罗遇到一个法国兵,对他连刺六刀。随后,面对奄奄一息、不断抽搐的敌人,镜头里的保罗,发生了变化:他捂着耳朵不愿听到法国兵的呻吟;用泥水试图洗去手上杀人的血腥;喂法国兵水喝;法国兵死后,用脸贴在他的胸口,连呼“对不起”;从法国兵衣服里掏出他妻女的照片,向他保证今后会照顾她们。面对敌人,这种心理变化,很可能出自人性,出自本能,出自怜悯,但最大的可能,是对自己所扮演角色的悔恨,对战争的厌恶。在1930年的老版影片中,保罗面对被自己杀死的敌人,有一段独白:“如果你再跳下来,我不会那么做了,我们都是普通人,为什么我们彼此要互相残杀,我们脱掉军服,扔掉枪,就是兄弟。”

这部战争片,有士兵近距离的格斗、枪杀,有坦克碾压人体,有火焰喷射器扫射,有飞机、大炮的轰鸣,有残腿、断肢、鲜血、嚎叫……这是战争的残酷和恐怖,但本片在很多时候,画面却很美:静谧的森林、起伏的山峦、绵延的原野……远景、空镜构成美丽的自然景色,和战争的丑陋、狰狞对比,让人更加珍惜和平和安宁。本片在显示场面荒谬与不和谐时,会配上一种突兀、怪异的电子音,但在表现人与人亲密关系或感情时,又会配上舒缓的钢琴曲。

和1930年版本相比,本片采用了双线叙事,除了士兵视角,增加了高层一条线——德国弗里德里希将军、谈判代表埃尔茨贝格尔,法国福煦元帅,电影在双方高层停战谈判进程和士兵作战之间来回穿插,这意味着,导演企图让影片更具历史感。保罗之死,在本片,是德国将军的牺牲品——在停战协议签署生效前,将军仍然命令部队进攻;而1930年版的电影,保罗看见战壕外有一只蝴蝶,伸手去抓,被狙击手杀死,这是老版本最经典的画面,追求美的生命,被战争毁灭,凄凉而具诗意。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