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非黑,无以显其白 《县委大院》:黄磊演的书记沦为“黄小厨”了? 坂本龙一,又感伤又治愈 呈现历史的影视维度 上海文艺作品何以在“五个一”实现“全覆盖”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2-12-25

呈现历史的影视维度

——从纪实文学《战上海》改编成《破晓东方》说起

◆蒋应红

12月23日,改编自党史、军史专家刘统的纪实文学作品《战上海》的电视连续剧《破晓东方》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重磅开播。对于在此前两天去世的刘统先生而言,终究未能在生前看到自己的作品“触电”,这是遗憾的,但是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看到刘统先生的生命又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破晓东方》是二十大后的第一部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其意义重大,自不必说。由于才开始播出,出于评论的严谨性考虑,我们不能得出先入为主的观点,只能从将文学作品《战上海》改编成影视剧《破晓东方》的这种现象出发,来思考历史剧的历史真实、现实价值等问题。

首先,历史剧的第一要务是坚持历史的真实性。历史剧的重要使命就是承载历史、反映历史,“历史”是“剧”的一个严肃限定词。“历史”让“剧”有了厚重感,而“剧”则让“历史”更具贴近性。因此,历史就不应该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然而,很遗憾,不管是当下流行的宫廷剧、帝王剧,还是抗日神剧,却大都让历史“出离”,在过度的娱乐化、戏谑化、庸俗化中解构历史、歪曲历史,将历史导向了虚无主义的歧途。文学创作者一错再错,而改编者将错就错。试问,没有正确的史观,安能培养健康的史感?历史剧中的真实性失守,这是当前为人诟病的主要症结所在。

电视剧《破晓东方》改编自刘统的纪实文学作品《战上海》,由“纪实”保底,这部剧就不可能在历史的真实性上有过多虚构性的偏离。刘统首先是一位严谨的学者,“作家”只是一个“无心插柳”的身份。作为知名历史学家,他长期从事中国现代史、中国军事史研究,出版过《中国的1948年——两种命运的决战》《跨海之战:金门·海南·一江山》《决战:华东解放战争1945—1949》《决战:东北解放战争1945—1948》《决战:中原西南解放战争1945—1951》等多部权威学术专著。有了这些厚实的学术研究做基础,《战上海》的创作,感性审美必然让位于理性思考,文学想象一定在历史的求真态度中展开。“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可以说,《战上海》是《破晓东方》之本、之根,根固本正,《破晓东方》自然会为我们展现本真的历史面相和荡气回肠的历史精神。

其次,历史剧当用艺术的手法回应现实,为现实的发展提供一种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补充一股有序行进的精神能量。关注现实,方显历史的温度和价值,所谓“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就目前而言,经历了三年疫情,全国上下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恢复经济。在这种背景下,央视推出电视剧《破晓东方》的现实意义不言自明。

《破晓东方》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直接指导,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尚世影业有限公司出品,霍尔果斯贰零壹陆影视传媒有限公司、陕西文化产业(影视)投资有限公司、百锦城影业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西安电影制片厂、北京文投剧制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上海人民出版社、学林出版社联合出品。电视剧主要讲述了上海解放后,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陈云、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披肝沥胆、百折不挠,着力恢复经济秩序、改善民生、发展文化教育,用信念和智慧让上海在一年多的时间内“旧貌换新颜”。不可否认,而今的上海能成为国际大都市,与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这份艰苦卓绝的努力是分不开的。“革命先辈身上政治智慧、为民情怀与实干精神,将永远照耀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前进之路。”

当然,这也是纪实文学《战上海》的主题诉求,作者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在历史的框架内,展开文学叙事,以出于史、入于文的手法,从上海解放战役为切入口,以恢复战后社会经济秩序为主体,中间勾连中国共产党人采取的打击投机、稳定市场、清除特务、维护社会稳定、移风易俗等措施,为我们生动展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发展的曲折和艰难。以往不谏,来者可追,当我们今天再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的时候,我想,《战上海》也许能为我们破解当下的困境提供历史的参考。当然,这也是历史剧《破晓东方》的职责所系和价值所在。

以上从历史真实和现实关怀两个维度谈论了文学改编影视剧当坚守的原则,推而广之,这也是所有优秀文学作品“触电”的康庄大道,是成功将文学作品改编成影视剧的不二法门。从这个角度来说,纪实文学《战上海》和电视剧《破晓东方》异曲同工,在初心上是一脉相承的。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