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霏
这个春天,万物都在复苏。朋友圈一眼望去,不少人在故乡和远方。一种久违的舒畅,让景点入口的长龙变得生动,让车站门口的杂乱变得可爱。这个春节,我们一家也开启了久违的跨省旅游。虽然只是去到距离不足二百公里的杭州,但可以不用顾忌学校的报备要求肆无忌惮去远行,怎不令人兴奋?
疫情这三年,许多高校教师被叫停了各种考察活动和国际会议,有些老师甚至三年没回老家,因为教育系统是防疫的重中之重,大家自觉责任重大。老师们不能流动的同时,学生们也憋屈了太久。建军来自安徽黄山,之所以报考上海高校,一大半原因是冲着这座城市。他喜欢看展观剧,而上海是艺术之都,是浪漫者的天堂。2022年,因为各种原因,他没有看过一个展、一场剧,抽屉里留存的仍是2021年的票根。王军来自四川雅安。2022年上半年,因为疫情,研三的他没能返校,最终在成都找到工作。没能和相伴三年的老师同学当面道别,只能在朋友圈里惆怅“夜夜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前两天他还问我,老师,学校门口的闸机撤了吗?
寒假最后几天,学校发布了开学工作要求,其中提到认真落实“乙类乙管”要求,进出校门不再查验核酸、抗原和健康码。但校门口的闸机还是没有撤去,这就意味着外来人员进入学校仍然需要申报。这让所有人都略感遗憾。
在我的印象中,大学之大,是没有围墙的大。曾几何时,师大的讲座、研讨会、毕业汇报演出总能吸引外校学生、社区居民的身影。
一位校友毕业多年仍在师大附近租房居住。用他的话说,可以蹭吃蹭喝蹭讲座的生活多么美好。曾几何时,师大的操场上总有着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和推着婴儿车的年轻夫妇。满地撒欢的孩子们或许不知道,这是父母在让他们提前感受大学的书香满溢。曾几何时,在美食App上还能搜到各大高校的网红小馆,只要你想去,大学就对你敞开大门。可如今,即使校友想回母校走走,也只能悻悻而归。
虽然无法随意进入校园,但终究可以毫无负担地走出校园了。上学期末,作为毕业生的晓彤和建军没有急着返乡。即使顶着40摄氏度的高烧,他们还是兴奋不已地向我描述着:“老师,可以不用惦记做核酸,可以不看绿码地进出公共场所,那感觉实在太棒了!”“老师,上博的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启动了。阳康后,我要去打卡我的2023年第一展。”小周、玉源和小云是2022年入学的新研究生。整整一个学期,他们难得走出校园。防疫“新十条”开始执行时正值学期末,他们又急着返乡。这个春节过后,他们都摩拳擦掌地返沪开启新学期。玉源还没去过上海迪士尼,小云想去看东滩的飞鸟和芦苇荡,小周则对长江口二号古船更感兴趣。而我已经想好,这学期我一定要带他们走走上海的老弄堂,看看上海的石库门,让小店里飘出的生煎香气,告诉他们什么才是上海市井的味道。
记得多年前,我们还在教室里而不是线上讲《上海史》。我告诉学生们,近代上海腾飞的奥秘可以归结为两个“外”字——外国人、外地人,没有流动就没有上海。如今,无论是纵横交错的大数据,还是2022年最后一天外滩的人山人海,无不向我们证明,万物互联是这座城市迭代繁荣的基因,是永恒不变的魅力。当春风吹起,我们要飞出校园去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