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3日 星期三
远瞩 与古人对话 南塘村记 田螺塞肉 樱花树下 拐杖和轮椅 勿打三记触霉头
第14版:夜光杯 2023-04-27

田螺塞肉

西坡

中国人对“肚子”的倚重,其他族群远远无法企及,比如,它往往与所谓人类思维的重要器官——心,处在并列状态:牵心挂肚、抠心挖肚、心知肚明……事实上,科学家认为人的肚子真的具有思考功能,由此诞生“腹脑”的概念。

《史记·陈涉世家》曰:“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帛书的“陈胜王”竟然出自鱼肚,难道是鱼思考的结果?显然,大家都认为是天意,不可违啊,还有什么话可说?操家伙吧!

在古代,把书信塞在鱼肚里,美其名曰“鱼传尺素”;把利刃藏在鱼肚里,成就“专诸刺王僚”的壮举。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鱼传尺素”或“鱼肠剑”,太烧脑了,和平美好的生活,始终最令人向往,所以他们更乐意把肉糜塞入鱼的肚子里,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能生发一种隐秘的快感。于是,上行下效,猪肚鸡(猪肚包鸡)、三套鸭(野鸭去骨填入家鸭内,菜鸽去骨再填入野鸭内)、瓤掐菜(豆芽里塞肉糜)、辣椒塞肉……纷纷出现。值得一提的是,各种的塞,未免有猎奇和炫技之嫌;或者说,故弄玄虚也是其中的应有之义。

上海一带,除了河鲫鱼塞肉,得数田螺塞肉顶顶有名。

田螺自然也有肚子,即其那段白花花的“躯体”(消化腺和性腺),可是它的“空间”不允许肉糜的瓤入,人们只好在壳里做文章了。

田螺壳怎么能算肚?那就看你怎么理解了。器物下面的中心部分,可以叫肚,比如炉肚儿;圆而凸起像肚子的部分,可以叫肚,比如腿肚子。溶洞,也有人叫作山肚子;船舱,也有人叫作船肚子。推想,把田螺壳叫作肚子,不算过分。

与猪肚鸡、三套鸭、辣椒塞肉、瓤掐菜一样,田螺塞肉追求的也是一种复合味:两种食材合作,催生出一种新的味型。然而,田螺塞肉与猪肚鸡们至少在一个关键点上不太相同:其他品种的“复合”,均以“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为“奋斗目标”,田螺塞肉则以“我就是你,你就是我”为至高境界。

是的,田螺塞肉的肉,表面看似乎是肉糜,其实是:把田螺里的螺头用针挑出来,剁碎,然后羼入肉糜中,进行“重组”,进而诞生出一种新的面目的“资产”,实现如股市中的“借壳上市”,再领“鱼羊鲜”的风骚。

其中,提取螺肉,是“生取”(未经烧熟)还是“熟取”(已经烧熟),最有争议。可以说,那是两种操作风格和流派,孰优孰劣,难以判定。单就吃口而言,生胜熟,道理在于熟者再烧,未免更显老韧。当然,生取更为繁难,是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我不知道田螺壳能多大程度地贡献鲜美成分。从理论上说,混合了螺肉和猪肉的肉再塞入田螺壳里的动作,完全多余。不过,正好比男男女女热衷理发并预期做出各种发型,除了破费之外,追求一种“有意味的形式”乃是人之本性。或许,它还昭示出一个真理——螺蛳壳里,真的可以做道场,而且是水陆道场。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