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纳凉忆趣 逛街喀什 中年以后 再忆“小老大” 《魔术师》的“去圣化” 孟光画室
第12版:夜光杯 2023-09-07

孟光画室

张安朴

前不久去朋友的思南路工作寓所,不知不觉发现此地似乎来过,有些似曾相识的感觉。房间里的小格子窗户十分熟悉,整栋楼宇唤起了儿时的记忆。这里正是60年前我青少年时期初学绘画的地方——大名鼎鼎的“孟光画室”。它位于思南路93号,而对正门是思南路77号,孟光先生居住的地方。因为办画室需要面积宽敞的地方,于是孟光先生租下了93号二楼,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在此开办了大名鼎鼎的“孟光画室”(也称“集体画室”)。画室大约有100多平方米,有宽敞的卫生间,朝南一排玻璃窗格子,十分精致美观,光线充足,令人难忘。屋前还有一块草坪,四周环境优美,时有不远处的弹琴声传来。

在画室里,孟光先生主要创作油画和教授学生,还开办了少年儿童绘画班。我就是其中的一员。我从小贪玩捣蛋,父亲怕我学坏,见我喜欢乱涂乱画,于是把我送到离家不到500米的孟光画室学画。学费每月5元左右,每周两次由孟光老师授课。这个少年班有6—7人,大多是小学生,好像也有初中的同学。孟光先生从最基本的透视和几何模型教起,让我们这群孩子受益匪浅。而成人的教学内容主要是画石膏、人像和真人模特。他们大多绘画基础很高,经过孟光老师的精心教导,后来成为上海地区的主要创作骨干。

孟光老师是杰出的油画家。当时正全力创作主题性油画作品。我记得孟光老师正在为军工厂创作一幅油画,主题是为部队生产优质的军用皮鞋,画面上画的是部队领导与厂方人员商议皮鞋质量的场景。那时,画室一边的小台子正放着一双高筒军用皮鞋,被打上柔和的灯光,作为实景写生的对象。

孟光老师非常认真地创作这幅作品。因为赶时间,他还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的画家姚中玉先生来帮忙画这幅大画。图画中的人物形象非常生动逼真,折射在画室窗户的小格子玻璃里,好看极了。当时我情不自禁地叫起来:“玻璃窗里的人物像真的一样!”孟光老师回头看看我,走过来摸摸我的头,说道:“这小囡感觉不错……”就是这句暖心的话语,让我真正喜欢上美术,走上了画画的道路。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