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5月04日 星期日
三清女神迎客来(剪纸) 勤俭节约好家风 干净的声音 儿行千里母担忧 行走在谢晋故里 养花人的秋天
第16版:夜光杯 2023-11-08

儿行千里母担忧

叶良骏

一上这辆网约车,就闻到车里充满烟味,司机不戴口罩,还在打电话,心里就不大舒服。想取消单子,但马路上不能乱停车,只好由他开。

开车怎好打电话?正想责问,一听,免提里传出口齿不清又苍老的女声,我忍住了。电话里的女声很含糊,她只管自己说,声音时断时续,勉强可听出是在拉家常。她说,三只鸡都生蛋了,给你攒着;天热了你姐几天才来一次,衣服放着都发臭了。晚上没人陪,有点怕……说得最多的是,儿啊,你哪天回来?一遍又一遍问,听得我心里酸酸的。

电话打了很久才打完,他戴上口罩,抱歉地说:“是我妈妈打来的,我不能不接,摘下口罩,她可以听得清楚些。对不起啊!”是妈妈!我的不快立刻化作了温情。

我问,你是苏北的?他说家在巢湖,但妈妈是盐城嫁来的。还说我耳朵灵,一听就猜中了!他妈妈上个月患脑溢血,因家里没人,未及时送医院,留下右手脚不灵的后遗症,说话也有点口齿不清。“你爸呢?”爸离婚走了。有个姐姐嫁在邻村,常来看看。旁边住着姑姑,妈妈以前身体好时天天去她家打麻将,妈有事做,又有人说话,还有地方吃饭,儿子很放心。谁知生了病!“你怎么不回去?”“我要赚钱给妈看病,只好偶尔回去住一两天。”妈是农民,就他一根独苗,生活全靠他,没人帮他分担。他把伙食费给姑姑,一天三顿有人照看,别的事姑姑也管不了。姐姐隔三差五来清洗打扫,但她有一大家子人,不能天天来。妈要人照顾,但儿子能做的只能打电话。他无奈地说,妈糊涂了,不管你在开车还是睡觉,拎起电话就打,还絮絮叨叨。好在乘客大多能理解,但也有人投诉过他,他被罚了几次款。他说,母子一场,是缘,也是责任,总要管的。不能回家陪她,电话不能不接,让妈得到些安慰。

小刘今年36岁,初中毕业后,来沪做小生意,后进了绿化公司,是私人承包的。老板缴最低社保,工资也是最低标准,租了房自己都不够用,所以来开专车。因为是外地人,得租车,只能拼命做,一天开十五六个小时,去掉成本每月可赚八九千元。老婆也在上海,本在小店打工,去年店关了,只好在小区捡废品。怕被上小学的女儿知道,只能在她去上学时捡。垃圾房的开放有规定时间,大多数小区进不去,捡废品也挺难的。但老婆找不到活,只能这样混着,至少每天的饭钱可“捡”出来。他住在老静安,一间8平方米的小屋,每月租金2800元。问他为啥不租郊区房,便宜多了。他说,女儿可上市区小学,路近,方便。大人能省则省,培养女儿的钱不能省。可怜天下父母心!

说着,他竟有点哽咽,我沉默了。下车了,我借口只有现金,请他代我结账。我多给他两百元,他并不推却,只是一迭声地说谢谢。他说,老家有农保,将来也有养老金,只是少些。现在要养母亲养女儿,每月都只是勉强够用。以后的事不去想,眼前先熬过去再说。

他摇上车窗正要走,电话又响了,门口不好停车,我让他把车开进小区,安心接电话。只听见妈妈大声问,儿啊,你今天好回来吗?没听见小刘回答。儿行千里母担忧,有妈牵挂多好啊!我的眼睛湿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