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27日 星期六
沉浸体验  关爱健康 预防心梗,要积极“护心” AI时代,更应注重激发学生创新力 大脑植入电极  缓解焦虑抑郁
第5版:上海新闻 2023-11-20
小伙患难治性强迫症,接受脑深部电刺激术后顺利“开机”

大脑植入电极 缓解焦虑抑郁

记者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闵行院区获悉,10月19日接受该院首例脑深部电刺激(DBS)术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小田(化名),目前已顺利“开机”。该例患者的术后成功“开机”,标志着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在难治性强迫症治疗领域又获得了一个新“法宝”,基于精神症状评估的个体化精准调控,使得难治性强迫症的个体化治疗成为可能。

首例接受开机程控的强迫症患者小田(化名)为青年男性,以往饱受强迫思维症状折磨近10年。每天,小伙子脑子里会不断浮现一些明知没必要但却无法控制的想法,为此,小田辗转国内多家精神专科医院,接受多种药物和心理治疗,但疗效均不佳。

今年3月,苦恼的小田了解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正打算开展难治性强迫症DBS治疗,于是主动联系了强迫症诊疗中心团队,表示愿意接受该项治疗。经过前期近7个月的进一步调整治疗方案和评估,研究团队认为,小田当时的情况适合采用DBS治疗。10月19日,小田接受了脑深部电极植入术,术中华山医院神经外科团队将电极精准植入伏隔核及内囊前肢双靶点。术后1周,小田的伤口已完全愈合,期间无相关不良反应。小田还在医院度过了他的26岁生日。

作为强迫症诊治中心的负责人,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振副院长为患者实施首次开机程控。据了解,前期植入的电极拥有大脑双侧的8个触点,本次程控,专家根据现场患者的体验和感受进行这些触点不同参数的组合,以求找到最佳的配伍。程控过程中,小田非常配合,其间没有明显不适。“开机”后,专家不时询问他的情绪体验,根据情绪及临床症状变化进一步探索合适的配对触点以及合适的电压、脉冲等参数。程控耗时近2小时,小田的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明显改善。

DBS是一种微创、可调节、可逆、不良反应少的神经调控技术,可以改善患者的精神异常症状,被认为是治疗难治性重性精神障碍的极富发展前景的治疗手段。王振副院长介绍,与药物治疗相比,DBS起效更快,术后1月“开机”时即可初步见效,至2—3个月调整刺激参数后其症状通常能获得更明显好转。经DBS治疗后多数患者可减少抗精神病药物的用量甚至停药,并达到最佳临床治疗效果。不仅如此,DBS有不同的程控方式,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来医院现场程控或者远程程控,大大提升便利度。中心院长赵敏表示,这些新的诊疗技术和手段将推动临床服务升级,为难治性重性精神疾病这一临床难题持续贡献智慧力量。

强迫症是精神科最难治的疾病之一。据统计,我国强迫症(OCD)的终生患病率达2.4%,然而在现有的多种药物组合或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的情况下,仍有约半数患者疗效不佳,更有20%—30%最终成为“难治性强迫症”。DBS作为一种微创、可调节、可逆、不良反应少的神经调控新技术,已逐渐成为脑科学、精神疾病研究的热点,正在为难治性强迫症患者开辟治疗“新大陆”。

以往,DBS手术均在综合性医院或脑科医院开展。华山医院和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分别是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和国家精神疾病医学中心。两大中心分别在毛颖和赵敏教授的带领下,开启采用外科微创的神经调控技术,治疗一系列难治性精神疾病的临床研究。此前已在华山医院实施手术10余例,此次是在精神专科医院实施的第一例手术,双方都格外重视。华山医院派出陈亮教授带领的手术团队,包括外科医生、麻醉师和手术护士。精神卫生中心王振教授领衔也组建了多学科团队。两个团队通力合作,共同成功实施了这例手术。

看到小田症状有了改善,小田的母亲非常感动:“经历了之前的这些痛苦,能看到孩子有好转,我们家真心感激两家医院,希望能有更多的强迫症患者通过治疗好起来。”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