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5日 星期一
胡杨映秋色(摄影) 摩梭人的高原红米 我的背带情 老  桥(外两章) 涛声打湿梦境幽 暗示
第13版:夜光杯 2023-11-25

摩梭人的高原红米

陈甬沪

第六届进博会开幕当天,看到电视直播中出现的云南红米面包的镜头,我的脑海立即浮现出摩梭人的红米,以及那片金光闪闪的红米稻田。

摩梭红米种植历史悠久,专指在云南省丽江市宁蒗县永宁坝摩梭人集聚区出产的水稻品种,是古代游牧民族摩梭人(属古羌族)在泸沽湖畔永宁坝定居时带过来的粮食作物,因地理、土壤、环境的因素,果皮呈红色,脱壳后米粒呈血红色,故称摩梭红米,又称泸沽湖红米。那天,丽江市人社局干部阿翕打史次尔指着门前一片稻田告诉我,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引下,红米种植被认定为摩梭人集体致富的重点项目,开启了族群种植红米的热情。

《元史·地理志》记载说,摩梭人在永宁定居有1500多年,年年耕种、代代相传的红米便成为摩梭人的主粮。午餐时,一碗碗香气四溢的红米饭摆上桌。村干部阿七尼玛次尔说,摩梭红米入列中国十大红米之一,但有自己的特点,比如种植的纬度高,当地的自然环境得天独厚等,被粮食部门认定属纯天然无污染食品。

端起热气腾腾、香气扑鼻的红米饭端详,血色样的米粒细小,比平时大米饭粒小约三分之一。拨进嘴里,软糯有弹性。摩梭红米在碾米时只脱掉水稻最外层的谷壳,最大限度地保留了果皮、糊粉层、胚乳、胚及胚芽,留存了大部分的营养元素。吃着香糯可口的摩梭红米,不由自主地想起上世纪上海人吃“洋籼米”的往事,洋籼米虽也呈淡红色,但煮熟后,饭质硬、饭粒粗、易撑饱、易肚饥。

村干部阿七尼玛次尔刚刚在微信上说,又到红米收获期,今年小村落的200亩红米喜获丰收,产量10多万斤。仅红米一个品类,小村落就户均增收了8000元。如今“非遗工坊”正在对红米选种筛选、去尘去菌,以及播种灌溉、收割脱粒,进行工艺标准化的流程再造,为红米深加工产品的“非遗”申报做好技术储备。

目前“非遗工坊”正在开发摩梭人烘焙点心伴手礼系列,像今年进博会亮相的那样,让红米与烘焙等现代元素结缘,让“非遗”与市场产生化学反应,结出新果。阿七尼玛次尔棱角分明的脸庞,坚定的口吻和飞扬的神情,我相信这就是非遗文化的魅力所在。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