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01日 星期日
调查手记 普陀万里 “15分钟生活圈”进阶之路
第7版:上海城市更新报告 2023-12-11

普陀万里 “15分钟生活圈”进阶之路

4 共益包容“初老”社区更新路

为了提升万里区域的河道水质,河道清淤等一系列项目正在加紧开展

富平路上的小店方便了周边居民的生活

“15分钟生活圈”,“多圈合一”不是机械式的化零为整,而是多层次、开放式的融合。如何由表及里、浸润人心?各方给出了不同的思考。

从“形象的美丽”走向“深耕的美丽”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专业总工程师 钟律

万里拥有良好的生态基底,万里公园与居住区紧密结合,并积极营造蓝绿空间、美丽街区等。与此同时,它注重平衡式发展,聚集“宜游、宜居、宜养、宜业、宜赏”等目标,倡导全过程的公众参与。因此,“生态社区的平衡式发展”,是万里的鲜明特色,也是入选《上海手册》的主要原因。在这里,公众是社区的共建者,政府是共建的推动者。

伴随着城市更新的脚步,万里正在一步步焕新功能。6.2公里的滨水活力带就是其中之一。我认为,城市滨水空间不再只是单一的景观或休闲空间,而是要具备多种功能,例如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文化体验、社交互动等。这决定了滨水区更新要多方参与、多领域协作,方能实现多功能集成。

大家都向往水岸生活。其实,城市滨水活力并不依赖于直接临水地段的使用者,而是在距离河道1500米处吸引的人数最多,这也恰与“15分钟社区生活圈”相吻合。我们应该更精准地给用户群体画像,聚焦不同时间段、不同人群的不同需求,建立设计者与使用者的良性互动,使之拥有持续性的活力。

当然,滨水空间只是其中之一。要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关键还在于身边能否触及优质均衡的服务,包括医疗、教育、养老、托幼、商业空间等。如果我们将城市看作一个有机体,那么每个“15分钟生活圈”都像是一个单独的细胞。如果每个细胞都形成健康的微循环,通过交通路网联通,我们就能形成更丰富的城市功能层级。

我们的城市建设还有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例如老旧小区的人口密度、健康出行的便捷度、社区医疗机构的辐射面、“一老一小”照料的覆盖度等。“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不是一个商业的计划,也不是一个马上就能看到盈利的计划。它关乎民心,关乎民生福祉,关乎公平的生活。未来的城市更新诉求,要把这类民生问题作为我们的首要考量,并使之与经济投入形成平衡,实现可持续发展。

我们应该更多地思考并实践“共益”与“包容”,强调各方主体合作、分享资源、共同承担责任,以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一个美丽街区从“形象的美丽”走向“深耕的美丽”,需要进一步了解不同维度、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需求。尤其对于弱势群体,我们应该在公共体系中给予他们更多关怀支撑,为他们形成更精准的城市设计“产品系”“工具包”,才能更好做好城市更新的课题。

因圈施策 丰富社区商业活力

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市更新和公共空间促进中心高级工程师 王睿

万里街道自“十三五”规划起,将社区规划确定的项目整合为公共服务、社区事业、景观环境三大类共计39个,近年来社区服务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万里是一个传统的居住型地区,沿街有许多居民区围墙,商业界面相对较少。当前,社区层级的商业可能不再是单纯的一个菜场或者超市,可以是社区的综合性服务中心。底层是菜场,二楼是健身房、为老服务、托幼中心等。多功能综合是未来改造升级的主流方向。

同时,街道内可以选取不同道路,因路施策,打造生活气息浓郁的生活高街。例如富平路两侧以居住区为主,本来就有沿街商户,通过优化业态,融入便民商业,如早餐店、咖啡店、轻餐饮等,提升便民服务的功能。而在一些背街小巷,如香泉路,可以利用它车流量小的优势,打造慢行优先道路,开展公益市集、美食体验等轻体量居民公共活动,实现以街道空间为载体,丰富社区的商业活力。

值得注意的是,“15分钟生活圈”的设施布局要考虑不同人群出行路径的不同。例如,年轻人的轨迹可能是家到最近的轨交站点之间,他们日常使用最频繁的可能是小超市、餐饮及公共空间。而老人活动范围较小,最多行走的路径是从家出发,终点是接送孩子去学校,需要的设施主要包括菜场、医疗、为老服务等。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路径,较少出现交叉打扰,在规划设施布局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

服务设施逐步补全,还需重视整体空间景观环境的提升。万里本身拥有优质的生态景观底子,有横港河—大场浦—杨家桥高品质蓝色水环,和贯穿南北的中央绿轴。未来万里空间景观主线依然是整个蓝绿基底的呈现及人文布局的完善。在此基础上,建议增加有万里自身独特记忆点的景观,例如,万里公园更新改造中邀请居民选出的“万里八景”等,以此增加社区的独特魅力,让人们能明确地感知来到了万里。

“15分钟生活圈”的打造最终还是要服务于民。但在现阶段的社区规划过程中,虽然居民参与的意愿普遍提升,但由于内容略显专业,参与群体还是较为有限。在许多社区规划前期调研过程中,参与者大多数都是老年人。因此需要加强公众参与社区规划的广度与深度,实现居民从被服务者向决策者转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