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女排仲慧(左)在半决赛首回合比赛中扣球
密集的赛程之下,上海女排主教练王之腾,鼓励年轻队员们有空看看最近大热的电视剧《繁花》。这是为何?
2023—2024赛季的排超联赛,上海光明优倍女排以焕然一新的阵容亮相。上一个周期,队内平均年龄接近30岁,而如今的阵容,最小的18岁,最大的28岁,人员结构比以前合理。正因如此,在半决赛这个节骨眼上,尽管外援因伤缺阵,王之腾依然能调配上来欧阳茜茜这位前队长,帮助球队稳定局面。“欧阳茜茜属于即插即用型。”王之腾说,“前几个赛季,她是我们的主力,是一名实用型球员。”
全新的阵容之下,随之而来的是亮眼的成绩。小组赛阶段,上海女排只输了一场比赛,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晋级淘汰赛。不过,上周六,在四强战的第一回合较量中,上海女排多次在领先北京女排的情况下,被对手追回来。尤其是第四局,一度领先7分,依然没拿下。“关键还是大家在心态上没有调控好。”之后,仲慧和许晓婷这两名主力抽筋了,王之腾原本以为她们没法再打了,她们却主动请缨,表示经过治疗能重归队伍。“这场比赛是我们没打好。最终能赢下来,对全队来说是一次极大的考验。”王之腾说,令他欣慰的是,上海女排敢打敢拼的优良传统,一直都在,能在客场以3比2战胜对手,取得半决赛第一回合的胜利,靠的就是坚韧的意志品质。
其实,一路走来,上海女排并非顺风顺水,“磕磕碰碰”在所难免。从原先的赛会制,到现在的主客场制,比赛的节奏一下子加快了,最多只休息了3天。墨西哥外援布里西奥初进队时,有肩伤在身,不得不暂缓上场。王音迪、陈厚羽两名小将因为征战学青会,缺席了前几轮。等到大家都归队了,流感来袭,队员们接二连三发烧,好在,大家都扛了下来,王之腾透露,队员们很硬气,没有一个来跟他报告说不能打。
如今的上海女排,年轻队员中不乏“新上海人”。她们已经继承了上海女排“小快灵”的传统,她们也已经适应了教练用上海话布置战术。她们早已在上海扎根、安家,只不过,上海话能听还不能讲。王之腾提议,空余时间,大家可以看看《繁花》,学学沪语,一定会对上海生活,更有“感觉”。同时,在紧张的半决赛阶段,这也是一种缓解压力、放松心情的方式。
三战两胜制的半决赛,上海女排已经占得先机。明晚,她们将在卢湾体育馆迎来同北京女排的第二回合较量。主场作战,在球迷的加油助威中,上海女排期待一鼓作气拿到决赛资格。本报记者 陶邢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