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18日 星期六
还能看到几次满月 过年走桥 黄浦江上的记忆 跨了年的热闹
第11版:夜光杯 2024-01-08

跨了年的热闹

陈村镜头里的老金

陈村

一个热闹跨了年。我说的是电视剧《繁花》。一开始,我以为又要放出一个预告片让大家吃只定心汤团,谁想这次是真的杀青了,出货了。一放出来不得了了,每天看到手机上叮叮咚咚的评论。先跳出来的是吃定电影电视的朋友,老吃老做,不晓得他们是什么路数,好像是先看过了?那一顿诉说是畅快淋漓。也有不那么佩服屏幕的朋友,也淋漓了。令我喜欢的就是这种“是模子”的达人词穷之后,广大观众广大市民国民的词多了上来,不依不饶要谈谈山海经。这就对了,就是真正的娱乐了,人人觉得就是拍给自己看的,岂能不说。很长时间没这个感觉了,让文艺作品跟我们的生活接上轨道,生活的小火车可以在文艺作品里开进开出。很精彩啊,那么多的人到上海黄河路虚拟打卡,有人去实地打卡,据说武康大楼前的打卡大军也开拔了。很有意思啊,发到财或者没发到财不要紧,要紧的是大家有地方去放炮仗。我讲的“放炮仗”是一个比喻,不是真的点火。上海至今禁止在城市当中放炮仗。放炮仗不一定是自己去点火,也可以是王家卫导演点的火,大家也算是放过了。

当年我听到的黄河路和别的路不一样的故事,最严重的就是迎财神的放炮仗。他们讲炮仗灰堆得多高多高。我没去看过,那种烟云和轰轰烈烈有点吃不消。既然是民俗,当然是俗气的,不过老百姓喜欢财神也不是一天两天,心里有盼望,过日子才有味道。那些年,我到黄河路吃过几次饭,都是朋友请客。在那里请客的好处是有国际饭店当坐标,很容易找到,地点在市中心,从再远的地方过去,最多是半个上海的距离。我印象深刻的记忆是,差头开进黄河路就像开进了沼泽地,走得十分艰难。人很多,灯很亮。看不出路边的人是不是富起来了,反正气氛还是蛮热烈的。

我喜欢一座城市被大家热烈地提起,谈论,用回忆抚摸逝去的岁月。小说很真切,一刀刀切下来有肉也有萝卜。分到肉的和分到萝卜的当然不一样,不过,活到作者的年纪多半就不响了。看多了,吃过了,看人家吃过了,不仅像小时候唱的“肉就是排骨排骨就是肉”,还有啊,肉就是萝卜萝卜就是肉。

我不会开车,年轻时候骑着自行车在中山环路里穿行,住在西区,很少过外白渡桥。我不习惯浦东的一览无余的大马路,生性喜欢那些小马路小弄堂。我住在雁荡路的时候喜欢走南昌路而不是淮海路。小马路的旁边有那种小店,卖电灯泡卖小馄饨卖夹脚拖鞋,长乐路上有家小店卖旧书。那便是栽培《繁花》的土壤。这部小说的写作也是这样。在网络上的一条小马路上,路边一条弄堂,弄堂里有几个阿姨爷叔小弟弟小妹妹。那条小马路叫弄堂网。那时我也在这条路上,天天走过那条弄堂,没转进去,不晓得有个爷叔在写阿宝的故事。这个爷叔我早就认识,看见我会发一根香烟给我吃吃。不过,上海人之间一般不打听朋友你在哪里发财,所以不晓得他在弄堂里摆摊头。这种写作办法很上海。作者不晓得自己写出来是什么,甚至不晓得是不是写得出来,但有心气顶着,要去天天浇水。第一批看官未必提出过什么绝妙的主意,不过他们是个铁硬的见证,有他们在,是不是偷懒、是不是吹牛一目了然。好像弄堂的邻居,有邻居看你每天进出弄堂,你总要穿得稍微登样,举手投足对自己有点要求。邻居对自己弄堂有个爷叔走路姿势好,也是很乐见的。

今天我找出一张老照片,1988年在嘉兴南湖的烟雨楼前拍的。前景是史铁生和我在合影。后面有人避开镜头走过,细看是吴亮和金宇澄。一个金老师的年轻同事,一眼发现的是他头发很茂密。我则感慨几十年来他一直在场,但避开镜头。他不响,你们不可当他不会响。

作品交给王导演,交给网红们处理,那是后来的事情了。重要的是小人要生出来。非常精彩,一个二十年不好好生小人的人,结果生了个大胖儿子。弄堂里藏龙卧虎,人杰地灵,隐约飘动荷尔蒙。有人类的地方就有花。以前只有几个人预测的生育力,忽然大家都知道了。生活多美好。

写到这里要老实交代一下,我至今没去看电视剧《繁花》。我实在不是一个跑马拉松的选手,一步不落地追赶队伍。我只看过人家引用到微信朋友圈的片段。这个戏拍得如何,没看过,不好评论。说来惭愧,国产电视剧,我上次看完的只有《编辑部的故事》。眼下这个电视剧根据的是金宇澄原作,要看的,等它播放完了,找个空闲的时间来看。像是在等大家散去了,霓虹灯关了,我到黄河路走一走。是不是忠于原作我其实是不计较的,有人觉得还能拍得更好,以后就再拍一遍好了。一部经典作品拍个三五遍不算多的。它们加在一起,依然不是原作。

我最后要说的是,已关站的弄堂网是一个叫老皮皮的人创办的。这个憨憨的不响的老男人,跟金老师和其他弄堂居民都是好友,也曾接受王导演的咨询。他单身,喜欢喝酒,拎一大桶黄酒来跟朋友们一醉方休。他属于大多数不在黄河路上的上海人。目前他在外地养病,不知是否看了电视剧。想念他,很想哪天我们再一起喝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