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9日 星期二
日落额尔齐斯河上 “显而易见”很重要 生命的三分之一 小摇铃 朋友圈是一条河流 乘机杂忆 寻“拉猫”不遇
第14版:夜光杯 2024-01-10

乘机杂忆

华以刚

在上班的日子,经常需要乘飞机出差。自然而然获得各种见闻,正面的负面的都有。旅行多了,也形成独有的习惯甚至癖好。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就形成了本文。

我特别喜欢乘坐中午11点多至12点多的航班。有三个理由。首先是赴机场时间大致在早上8点之后,既不用起大早,市内交通又避开了上班早高峰,不失为中庸之选。

其次,可以用过午餐才到达目的地,能让东道主非常省心,无需额外操心。一般而言,开幕式或者接风餐、欢迎宴之类放在晚餐几乎成为接待惯例,通常这也是宾主正式交流的舞台和时机。反过来如果第一餐需要安排客人午餐,就会使主人有点困惑。安排便餐快餐之类恐有怠慢失礼之嫌,安排正餐则与晚餐“棋形重复”,在餐费标准、出席名单等方面造成问题。在人情社会中,待人接物处处有学问,总之双方都要设身处地。

该讨论机上餐食了。在我的熟人中,嫌弃机上餐食,认为没法吃的大有人在。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不是什么大事。反正我的想法完全不同,就只当耳旁风。在我看来,饭点有人管饭,还有比这更幸福的事情吗?更何况中国航班机上餐食口味一点不差,还讲究营养均衡。一般热食饭盒是大米饭,或有面条可选。冷食则是凉拌菜、蛋糕、面包、酸奶、水果等食品的轮换。稍稍扯远了。新中国第一家合资企业——北京航空食品有限公司于1980年5月1日在京正式挂牌,是国家外资委发放的中外合资企业第001号。真是“民以食为天”的象征。公司的日配餐量已由最初的640份猛增为25000份。欣闻这一信息,我对民航机上餐食的亲近,也算是找到了“理论依据”。

网上的主流意见,日本的国际航班可能给国人普遍留下了好印象。但是乘坐日本国内航班的亲身经历,彻底颠覆了我以往的认知。那是二三十年前的事了。那天上午11:00我由东京飞往北海道札幌,预定到达时间为13:00。按照中国民航的惯例,提供正餐几乎是板上钉钉的。我正是怀着这份期待登上了日本飞机。我甚至期待着,日本航空公司将会提供什么样的餐食呢。11:30左右送完饮料后,就到民航就提供正餐的时间了,连我准确的胃肠生物钟也发出了提醒,可就是没有丝毫动静。熬啊熬,熬过了12点,终于熬来了餐食,竟然是一次性纸杯盛着的牛肉汤。再也没有其他的了。牛肉汤真的鲜美,甚至写本稿时余香犹存。日本的国际航班与国内之间的鸿沟,我这才买个明白。而中国民航可没有这么大的差别。

说完日本说美国。美国幅员辽阔,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直线距离约4500公里。虽然美国人喜欢开车,中途不休息也有40小时左右的车程,毕竟也令人生畏,所以乘飞机的还是多。我就乘过这样的航班。在5小时左右的航程中,空大爷空奶奶大概发过两三次饮料,并附带发放价值人民币两三元的小零食。5小时本身就足以构成两顿饭的间隔,所以途中不少乘客自带食物并食用。

想起社会上流行一句话:跟国际接轨。想着很美。但有时候自行其是,也不错。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