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瓷艺·蜗牛 焚香佳器篆香炉 春日盛会说雅集 寄情天地万物
第15版:民间收藏 2024-05-11

焚香佳器篆香炉

◆ 蔡一宁

约二十年前,笔者在扬州市文物商店见到一只篆香方炉,形制规整小巧,铸造典雅大气,寓意吉祥,且价格不贵,便将其收入囊中。

此炉为方柱型,材质为锡合金,高9.5厘米,边长6厘米,共三层,内含铜质的寿字篆模。炉盖中间花格镂空,突出中间的一个“囍”字,四侧壁上则錾刻着“受天之祜,延年益寿”八个汉隶和竹菊图案;炉身共有三层,各层的器身四周上也满錾着松、梅、竹、荷、牡丹、佛手和万年青等传统吉祥图案,同时还錾刻着两首描绘焚香闻香惬意生活的小诗:千花气不如,数尺瑞云长,延留尽日香;一缕气雅如,几回烟不定,细细篆衣生。最下一层有四足;炉底钤有“厦门合兴点铜”长方阳文印章。

香炉内的三个隔层可分别取下,其功用分别是:一层储存芸香细屑,一层摆放香铲、香压之类的小工具,一层为燃香之用(下可垫香灰)。最关键的是炉内还有一块镂空的“寿”字印香篆模,奇特的是该篆书“寿”字回环连绵,贯通始终。使用时,将香料细屑敷设其上,轻压之后,刮去多余,然后向上提取篆模,香屑便形成了绵延不断的“寿”字香篆。点燃一头,香篆便可缓缓燃烧,幽香氤氲,直至香篆燃尽。此时香烬灰存,但仍保持着完整“寿”字。闻香观“寿”,使人在一种仪式感中平心静气,祛秽养神,别有意趣。

中国民间素有画吉祥图、说喜庆话的传统。人们通过在各类器物上绘制吉祥纹样,将对福佑、财禄、长寿、多子、喜悦、和谐、美满等的精神追求融入到日常生活当中。这个香炉上遍錾吉语美诗和吉祥纹样,蕴含诸多历史典故和民间传说,很好地传达了人们对于理想生活的诚挚祈愿和向往。

“明窗延静书,默坐消尘缘;即将无限意,寓此一炷烟。当时戒定慧,妙供均人天;我岂不清友,于今心醒然。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世事有过现,熏性无变迁。应是水中月,波定还自圆。”宋代诗人陈与义的《焚香》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人对香道的态度。可喜的是焚香传统如今有重归之势,并成为一种时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