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瓷艺·蜗牛 焚香佳器篆香炉 春日盛会说雅集 寄情天地万物
第15版:民间收藏 2024-05-11

春日盛会说雅集

(清)顾樵《西园雅集图》

◆ 李笙清

“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待得归鞍到时,只怕春深。”公元1186年初春,客居长沙的南宋文学家姜夔写下《一萼红·人日登长沙定王台》一词,其中提到的“雅集”,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的一种特殊集会,内容主要有焚香、赏画、曲水流觞、弹琴听琴、饮酒赋诗、品茶闻香、制序和挥毫作书、议论学问等。雅集既是一种互动交流,又是诗词唱和,陶冶情操,体现了古代文士的一种高雅文化情结与艺术状态。

说到历史上著名的雅集活动,离不开汉代末年“建安七子”的邺下雅集,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等七位当时著名的文豪经常聚会,诗酒酬唱,开创了文人雅集的先河。魏末晋初,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等七位名士常常雅集于山阳,饮酒放歌,作竹林之游,被后人称为“竹林七贤”。

古人雅集,诗词酬唱,亦诞生了许多佳作。东晋永和九年,时任会稽内史的右军将军、大书法家王羲之召集的兰亭雅集,汇集了谢安、孙绰、王献之等知名文士,盛会上诞生了千古名篇《兰亭序》。“初唐四杰”之首的王勃,偶遇南昌阎都督召集的滕王阁雅集,才思泉涌,写下千古名篇《滕王阁序》,滕王阁也由此名驰四方,成为文人雅集的胜地。

古代文人雅士视春日雅集为文坛盛事,多选择在万紫千红气候舒爽适宜踏青郊游的春天,在和煦明媚的春光里饮酒赋诗,畅怀交流,品尝春景,亦令春天充满了无限情趣。

历代以来,以古人雅集为题材的画作亦是层出不穷,其中不乏名家的传世珍品。如明代画家戴进的《南屏雅集图》,描绘了元代会稽的一群名士在杭州西湖雅集的情景;清代画家高其佩的《兰亭雅集图》,则描述了王羲之所召集的兰亭雅集的场景。在众多画家的雅集题材画作中,清代书画家石涛的《西园雅集图》轴,也是一幅颇具代表性的作品。西园雅集的素材取自于北宋文人相聚于王诜西园的文人盛会。王诜,字晋卿,为宋英宗女婿,官至驸马都尉,琴棋书画诗文笙乐无不通晓。王诜家里有一座宝绘楼,收藏法书名画甚多,时称“锦囊犀轴堆象床,文笔连幅翻云光”。王诜喜好交结当时负有盛名的文人学士、画家诗人,苏轼、米芾、黄庭坚、李公麟等名士大儒经常在他家的西园聚会。为记录雅集盛事,王诜曾请大画家李公麟绘《西园雅集图》,苏轼、王诜、米芾、僧圆通、道士陈碧虚等16人及家姬、书童6人共22人跃然纸上,或品茗观书,或吟诗作画,或说经,或观景,或临溪观水,或捧砚伺立,人物刻画各依身份,动静有致,生动传神,为西园雅集留下了一幅经典的写实画面。

文人雅集多盛事,入诗入画添情趣。历代以来,许多骚人墨客、丹青妙手毫不吝啬手中笔墨,泼墨挥毫,笑谈风月,于诗里词间、卷轴画端,无不流露出雅集活动带给他们的美妙感受。如宋人钱时的“晚泊青溪一岸沙,偶然游目到仙家。是谁办得闲情性,来伴幽人看菊花”;明人高得旸的“东阁情何限,西园景倍饶。朋簪喜相盍,歌咏乐清朝”;清人何廉昉的“当年多士登楼,追陪雅集”等,都是吟咏古时文人雅集盛况的佳句。近现代国学大师王国维也曾应梅兰芳“香南雅集”之邀,作《清平乐·况夔笙太守索题香南雅集图诗词》:“蕙兰同畹,著意风光转。劫后芳华仍畹转,得似凤城初见。旧人惟有何戡,玉宸宫调曾谙。肠断杜陵诗句,落花时节江南。”一缕春日雅集情趣溢于词外,令人心生向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