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智慧快餐 不如投入红尘 卖花声 心愿当了及时了 传家宝的好归宿 中文打字ABC 粽香满弄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6-02

心愿当了及时了

佘建民

忽然想到心愿之事,是前不久我亲历的一件事:我与一个发小感情甚笃,但因为特别时期,中间联系有所中断。之后,我一再通过微信、手机等联系他,想邀请他与我好不容易寻找到的、且他也很熟悉的发小好好聚聚,却迟迟得不到回应,心里总有些戚戚然。前两天,我在家翻看书籍、笔记时,无意中翻阅到旧时通讯录,找到了他家里的固话号码,立马打过去。电话通了,但接电话者却是其妻子。她告诉我,其夫哮喘突发,即刻用喷雾剂自我急救并拨打120求救,但在救护车来到时,已失去生命体征……

闻此噩耗,我愣住了。我无法想象,曾经频频联系的人,却几年之内天人永隔。在悲叹生命脆弱的同时,也懊恼不已:我是知道他家地址的,如果早点前去探望,或许还能在其生前好好聚聚,共叙历久弥新的友情……

再说一件别人的憾事。我在与曾在某文学杂志当编辑的文友聚会时,文友说,他熟悉的一位编辑告诉他,有个作者连续多年用纸质稿件投稿,稿件虽不出挑,但尚过得去,只是细看时,似乎又总是“差口气”,且纸质稿件编辑时不如电子稿件便捷,所以,那个作者的稿件始终未能被编发。后来很长时间,编辑未再收到其寄发的稿件,就有些奇怪,便联系作者,想请其寄篇新稿来,拟尽量通融,以了却作者将文字变成铅字之愿。想不到电话接通后,得到的竟是作者已于数月前走了的消息。那位编辑甚为遗憾,总觉得对不起那个作者,但事已至此,悔之晚矣……

我们这代人都已古稀了,且因为曾经的生活条件远不及现在,健康状况不如意,有少数人未能活到平均寿命就走了,有些人身患疾病,想完成某些诸如重回当年务农、工作之地或远赴外地看望牵挂之人的愿望也难以实现。本乎此,我常建议老友们,趁现在思维清晰,腿脚灵便,多走走看看。有些愿望,该圆梦的就抓紧圆梦。我就在去年夏天,与当年插队的知青一起,重返当年待我们甚好、培养我们成长且我们也在那里洒下过汗水的第二故乡安徽临泉县,并与乡亲们恢复了联系,圆了我们一直萦绕在心头的梦。去年中秋节前,我还费尽周折,通过旧邻和居委会等找到了当年相处得当、一起赴安徽务农的发小。暌违多年,再次重逢,那份欣喜和激动,大家懂的。当晚,发小就请我和老邻居一起欢聚在饭店,那晚聊得十分尽兴,烈酒也喝出了别样的滋味……

写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每读之心头就有些凄楚感的唐朝窦叔向的两句诗:“去日儿童皆长大,昔年亲友半凋零。”我们已不再年少,时不我待,趁现在一切尚可时,把萦绕心头的某些心愿予以了却,何尝不是一种释然和愉悦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