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智慧快餐 不如投入红尘 卖花声 心愿当了及时了 传家宝的好归宿 中文打字ABC 粽香满弄
第11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2024-06-02

传家宝的好归宿

王孝敏

得闲于书房翻阅笔记本,看着过往记录下来的那些值得回味的事,一张《捐赠签收单》醒目地映入眼帘,顿时,把我的思绪又一次拉回去年11月16日。

这天,由上海市黄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为我捐赠的一个代表金氏家族的箱子专门举办捐赠仪式,并授予我荣誉证书。现场,我讲述了这个饱含着沧海桑田箱子的历史和对外婆浓浓的感恩情怀。

这个箱子是上下盖的,长90厘米,宽60厘米,高45厘米,是外婆嫁到居住在南市九亩地颇有名气的金氏家族四公子的嫁妆。听外婆说,箱子是在东街(民国时期县城城墙下的一条街)一家专做皮箱的徐仁茂店(箱子上盖里的衬布上有此牌记)里买的。牌记上写着:货真价实本铺上洋小东门内老学前坐西朝东门面自造牛皮箱帽笼礼匣发客如假包换。这家店因品质上乘,在上海滩小有名气。箱子做得也考究,木胎外包牛皮,内有麻织里,抗潮防蛀。箱子左右两旁有纯铜拎环,方便移动和搬运;上下盖用的是纯铜的枕头锁。

箱子里面开始是放外婆的绫罗绸缎,后放过外公经营的珠宝玉器。上世纪三十年代,外婆从九亩地搬到自忠路后,遭到强盗入室,箱子受到严重的破坏,上附着的纯铜物件都被暴力拆去(箱体上的疤痕至今留存着)。好在有外婆的保护,才有了家里所有人的安全。箱子的另一次劫难是在1966年,自后,箱子里面就再没有了值钱的东西。但它还是被外婆视为珍宝,精心呵护着,时常还会上点木油。

动荡的时代,艰难的生活,外婆一个人一直保持家训的传承、家风的涵养和家规的养成,四个孩子也敬老人、孝父母、尊师长、友兄弟、睦近邻、崇俭朴。她始终说:“家庭和睦是最宝贵的财富,家训是留给后代最好的遗产。”等到我母亲结婚时,外婆靠着勤俭持家,又在箱子里添了些宝贝,给女儿做了嫁妆。此时的箱子已开始斑驳,我父亲有木漆手艺,就动手对箱面做了修整,黑里透红复古的色彩,又呈现出当年喜庆的气息。

如今这个传家宝箱子放在我的卧室,已不再存放东西。我在上面铺了块老粗布,应景时尚,把它当作电视柜用。每每看见它,总能想起外婆,一位没有被生活压垮、坚强不屈的女性,用乐观和勤俭,维持了一个大家庭的生计,还让金氏家族的子孙传承了优秀的家规家训。去年2月电视上报道了老物件可安家于博物馆的新闻,我受到启发,也萌生了捐赠的念想——把“独乐乐”的传家宝变成全社会共赏共珍大范围的“众乐乐”,让博物馆来保护历史,护佑文化。这才是它最好的归宿啊!

想法一出口,便得到了金氏家族全体的赞同。寻觅数月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找到了上海市黄浦区文物保护管理所,他们对能丰富馆藏和有历史的物件很重视,于是就有了先前的一幕。捐赠的当晚,我梦见了外婆,我们跨越时空对望。她安心地微笑着。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