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让“快递骑手”成“流动先锋” 万家商户亮码亮标 让入境消费更友好
第3版:要闻 2024-06-03
申城20大商圈、5个涉外生活社区、5大地标、机场火车站出租车公司积极响应

万家商户亮码亮标 让入境消费更友好

入境游客使用支付宝或Alipay+服务的境外电子钱包扫码支付 采访对象提供

东方明珠是不少老外来沪必到的打卡地,售票处“亮标”鼓励外籍游客用手机便捷支付 采访对象提供

本报记者 金志刚

“五五购物节”连着“六六夜生活节”,展现了上海的充沛活力,更为入境游增添了魅力。为提升境外人士来沪消费满意度,让更多商家做好“跨境生意”,在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和上海市商务委、交通委、文旅局等部门指导下,日前,蚂蚁集团、万事达卡等在沪联合发起“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共建计划”,吸引了南京路商圈、外滩商圈、淮海路商圈等20大热门商圈,联洋、张江等5个涉外生活社区,豫园、东方明珠等5大地标景点,申城入境各环节以及2大国际机场、3大火车站第一时间响应,相关区域内万家商户亮码亮标,让入境游客在沪支付更加便利。上海出租车行业也积极响应,以出行便利促进旅游消费。强生、锦江、海博、大众、蓝色联盟、法兰红6大出租车公司的逾2.5万辆出租车更新了车内标识,鼓励境外乘客用手机扫码付费。

这是迄今为止全国规模最大的一次“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共建行动,旨在把上海建设为全国首个“入境消费友好型城市”,使其成为全国支付便利化行动的标杆。

小额高频场景广 外籍消费者扫码支付猛增

“浦东机场入境游客多,但过关快!我看到了教外国人说上海话的小册子,还学到了怎么用中国人都在用的支付宝。”一落地浦东机场,来自菲律宾的游客Paul Albano(保罗·阿尔巴诺)就感受到了上海的热情。出机场打上车,他就去了东方明珠,发现出租车上有英文的便利支付指引,怎么用手机付车费一目了然。

国家移民管理局和文旅部的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出入境人员中外籍人员同比增长305.2%;“五一”假期入境游客更猛增至177.5万人次,已接近出境游人数。携程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38%外籍游客选择从上海入境,占比第二名的北京则为13%,广州10%排第三,近四成游客选择以上海为起点探索中国。

老外拉动申城入境游经济,呈现“小额高频场景广”的特点。据支付宝及Alipay+合作伙伴提供的数据,通过“外卡内绑”(下载支付宝App后绑定境外银行卡)和“外包内用”(通过Alipay+跨境服务直接用境外电子钱包)两套方案,今年1—4月,与去年同期相比,外籍消费者到沪扫码支付的消费额增长13倍、交易笔数增长12倍;申城相关的活跃商户数,增长了3倍。

亮标,即亮出标识,如用外文写着“本店可用支付宝、Alipay+或境外钱包”的图标。“亮码亮标,有助于商家接更多‘跨境买卖’。”目前,中国的商户,只需凭现有的收款码,无需机具改造即可做入境游客的生意。按照“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共建计划”的倡导标准,在收银台张贴醒目的支付标识,在服务台及公共空间摆出醒目的双语服务说明书,提供双语服务员、双语菜单等升级服务,都能让外籍消费者了解到:在中国,自己也能用手机支付。蚂蚁集团大中华区跨境业务总经理傅露表示:“上海商家态度开放、积极,2023年以来我们在沪发放宣传物料超过了5万份。”

提高游客满意度 “行食购”移动支付最热门

不少入境游客表示,来中国旅游物价便宜、交通方便,小额高频的支付方式是他们消费的刚需。在中国,移动支付覆盖到大城小镇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外籍消费者用移动支付最热门的三大场景,集中在交通、餐饮和商超。

“今年5月以来,我们锦江已经有4000辆车换牌亮标,后续还会有更多运营车辆加入。”据锦江出租安全运营部总监曹永介绍,司机师傅普遍反映,有越来越多的外籍乘客学会了用Alipay+电子钱包来付车费,数量上提升了约三成,优化了出行便捷和消费体验。

BFC外滩金融中心方面介绍,今年以来,伴随多国免签政策利好及其延长,作为外滩商圈代表性的地标商场,BFC的外籍顾客接待量显著增长。积极响应国家便利支付政策,BFC这次第一时间加入了“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共建计划”,商场里超80%的商户已亮码亮标,广而告之推荐外籍顾客用手机支付。下一步,BFC还会继续做好商户宣导培训,并开展多元的文化艺术活动,以提高社区的国际消费力。

日前,《上海市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行动方案》发布,具体部署了提升移动支付便利度,进一步优化“外卡内绑”移动支付产品操作流程,有序增加可入境使用的境外钱包数量等。中国旅游研究院副研究员黄璜指出,建设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须具备四大核心要素:世界级吸引力、世界级产业经济、世界级知名度、世界级游客满意度。上海想要建成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前三个要素已经具备,接下来,要在世界级游客满意度上做文章,而移动支付更方便、更快捷、更亲切,正是提高境外游客满意度的一个好办法。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