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21日 星期二
老人原居颐养  宝宝放心托育 画“圈”成图,幸福触手可及 广告 刷屏多  睡眠少  小心干眼缠上你
第5版:上海新闻/广告 2024-06-05

刷屏多 睡眠少 小心干眼缠上你

医生:一旦患病,绝非靠滴眼药水就能缓解

罗勤医生在给患者治疗 采访对象供图

白天长时间面对电脑,下班后还要移动办公,远程会议更是家常便饭。结束了一天的工作后,还要熬夜追剧、刷短视频……长此以往,你的眼睛是否出现干涩、流泪、畏光、异物感等不适症状?这可能是干眼的表现。

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上海市眼科医院)干眼工作室负责人罗勤副主任医师表示,尽管发病率高、人群广,但许多人不知道干眼是病,没有就医意识。实际上,一旦患上干眼,绝非靠滴眼药水就能缓解。

大城市干眼患病率高

“数据显示,我国干眼的患病率不同地区差异较大,为6.1%~59.1%。北方地区干眼患病率略高于南方地区,高海拔是干眼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但近年来的调查发现,北京、上海的干眼患病率可达21%~30%,也就是说,每5个人中至少有一个人得病。在日常门诊中,约有一半的患者有干眼相关主诉。”罗勤告诉记者。

一位打扮时髦的年轻男子前来就诊,他是一名网上直播卖货的主播,每天都要直播8小时。由于眼睛干涩,布满红血丝,严重影响工作状态,这才匆忙前来就诊。罗勤询问他的作息发现,这名患者长期在室内空调房工作,每天佩戴美瞳,且工作多在夜间,睡眠不足,让眼睛状态雪上加霜。经检查发现,他泪液分泌时间、泪膜破裂时间均缩短,是个中度干眼患者。

罗勤告诉他,轻、中度干眼具有可逆性,因此在缓解症状的同时应尽可能祛除病因。通过药物治疗和局部物理治疗,症状可以得到改善。“但最关键的还是要改变生活方式和不良的用眼习惯,否则病情容易反复,治疗效果也会打折扣。”

病因复杂且症状多样

罗勤说,干眼的发病原因很多,除了眼局部因素,还有一些免疫性疾病等全身病、环境因素、生活习惯因素等。在我国,老年人干眼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群,不过近年来发现,青少年人群干眼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国内有研究显示,每天看屏幕时长超过8小时,平均每天睡眠时长少于5小时,长期配戴隐形眼镜,眼部化妆后清洁不彻底,长时间主动、被动吸烟,工作生活中常开空调,多高脂饮食、过量饮酒的人群易患干眼。

“我们根据干眼的不同类型和程度给予长期和个体化治疗,包括针对病因治疗、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健康宣教以及心理疏导等。有的患者用人工泪液、眼表润滑剂、促进修复药物、促分泌药物等就能改善症状,有的患者还要通过局部物理治疗以及泪道栓塞等手术治疗才能治好。还有的患者患干眼与焦虑、抑郁等精神状态有关,需要协同精神科治疗。”罗勤表示,大部分干眼症患者确实需要使用人工泪液及局部热敷,但是干眼病因复杂、症状多样,光靠一瓶眼药水无法解决问题。

“在缺乏必要的检查及医生指导下,可能存在滥用药物导致眼表损伤或者未使用正确药物导致干眼加重。”罗勤说,长期不正当使用或过度使用眼药水,可能导致泪膜的长期异常,甚至诱发眼表炎症反应。

眼睑清洁不足易发病

在门诊,罗勤还遇到过一类患者,由其他眼病合并干眼。一名4岁儿童眼睛总是畏光流泪,妈妈带她前来就诊,经裂隙灯检查发现,患儿的结膜充血,滤泡乳头增生,其有鼻炎、湿疹病史,染色检查发现泪膜破裂时间缩短,诊断为过敏性结膜炎干眼。

还有一名30多岁的女性患者,就诊时说自己眼干、眼痒、睑缘分泌物增多,还伴有睫毛脱落。她长期接假睫毛,也热爱佩戴美瞳,经检查发现,她是蠕形螨性睑缘炎伴干眼症,经过睑缘清洁、睑板腺按摩、药物治疗2—3月后症状基本消失。

罗勤说,蠕形螨虫是人眼部的专性寄生螨,毛囊蠕形螨主要寄生在睫毛毛囊,皮脂蠕形螨主要寄生在皮脂腺和睑板腺。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寄生在毛囊和皮脂腺的蠕形螨虫可破坏组织,其代谢产物可造成组织炎症反应,加重睑板腺功能障碍或睑缘炎,从而导致干眼。因此,经常化妆、接假睫毛的人,如果没有做好眼睑的清洁,可能会引起眼表发炎、损伤,并导致干眼。

不要随意使用眼药水

如何给眼睛“保湿”呢?罗勤说,第一,普通人不要随意使用眼药水。第二,干眼的发生和眨眼频次过少有关。由于长时间看电子屏幕,会减少眨眼次数。一直不眨眼,任由泪膜中的液体蒸发,眼表就会失去保护层,眼睛就会出现不适。因此,要保持正常的眨眼频率,在使用电子产品一定时间后,适当进行休息,有意识增加眨眼动作,保持眼表湿润。第三,建议尽量不戴或少戴隐形眼镜及美瞳类产品。此外,习惯化妆的人要注意化妆品尽量不要接触眼睑边缘,并及时有效地卸妆。

对于已经确诊的干眼患者,除了遵医嘱用药,还要注意改善用眼习惯,调整睡眠质量,增加户外活动,减轻心理负担,按需使用人工泪液以及局部促泪液分泌剂。做好眼部热敷及睑缘清洁,建议40℃左右,时间10—15分钟。罗勤说,蒸汽眼罩作为毛巾热敷的“进阶版”,对于部分干眼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但绝不是治疗干眼的“神器”。 本报记者 左妍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