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09日 星期六
基础科研“施肥” 助上海玉米越来越好吃 莫计较一地一城得失 打造种植聪明“帮手” 不分“大小”均能“拿捏” AI助力认知训练个性化 让遗忘“慢些再慢些”
第9版:科创上海 2024-10-25

莫计较一地一城得失

张炯强

最近,马斯克又冲上热搜,原因是其团队的几个成果亮相。其一是特斯拉的首款无人驾驶汽车,没有方向盘和踏板。另一个是人形机器人,大摇大摆地走进人群,据说,它将来可以端咖啡,也可以照顾孩子。

每每此刻,总有人会出来“攀比”一番,比比无人汽车,比比人形机器人,看谁更厉害,孰强孰弱。其实,从科技创新的本质看,大可不必。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曾说,让学生们觉得做科研很酷,应该“攀比”科学贡献的大小,“攀比”对国家贡献的大小,“在生活上要知足常乐,在科学研究和对国家贡献上,要不知足而常乐”。

诚然,人工智能的具体化、产业化,是科技创新的重点。但似乎,科研还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施一公有个著名的演讲视频,说的是,我们能看到的东西,能感受到的能量存在形式加在一起只不过是我们这个宇宙空间4%的存在形式。另外的96%你既看不到,也感受不到,但是客观存在的。其中相当部分属于暗物质。那么,揭秘这4%之外的世界,是不是更为重要、贡献更大呢?

所以,当下要营造一种科创氛围:莫急功近利,莫计较一城一地之得失。沉下心来,花时间花功夫,多拿出一些从0到1,这才是要拿出去“攀比”的。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