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6日 星期二
微短剧会“浓缩”我们的人生吗 看完《乔妍的心事》,我有心事了 原著与戏剧的辉映 看古典芭蕾看的是什么? 上海昆剧团全本《牡丹亭》的传承价值
第12/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4-11-03

微短剧会“浓缩”我们的人生吗

◆李佳

今年10月起,一批微短剧登陆电视台黄金时段,这既是以网络为主阵地的微短剧在电视屏幕上的“启航”,也是影视行业对这个异军突起的“微生态”抛出的橄榄枝。这或许只是一次平台融合、内容更新的“小变革”。表面上看,长剧、短剧只关系到“看什么”;然而揭开表象,隐藏在视听形式背后的,很可能是思维模式、社会心理的转变。

爱看短剧的人,越来越多,尤以青年人为主力军。2023年,中国网络微短剧市场规模达373.9亿元。短剧“好”看,不仅平台更便捷、时间更精简,而且内容有很的强趣味性;只要点开短剧,便有一种令人欲罢不能的吸引力。然而,若是耽溺其中,很容易忽视一个事实:短剧虽短,却并不意味着节省时间;其无形的诱惑力,会让人一部接一部地看下去。而更重要的是,一些与人生息息相关的东西,正在被它潜移默化地改变。

所有短剧,都心照不宣地奉行一个追求——“爽”。“爽”的生效机制,大抵可以归结为两种:传奇的人、曲折的事。概而言之,人设越夺人眼球越好,主人公身份要光鲜、能力要出位、命运要多舛、遭遇要奇异,故而,像穿越、重生这样的“从来未有事”在短剧里经常发生,并作为主人公逆天改命的契机;至于其他人物,几乎全是典型工具人。戏剧性越强越好、冲突越多越好,在长则十几分钟、短则一两分钟的剧集里,充满了对抗、情爱、磨难,节奏始终紧绷,剧情眼花缭乱。通过最大限度地剔除“次要”情节、“次要”人物,短剧以最高效率为故事一次次迎来高潮。

看短剧,确实“爽”。人的本能中,都有强烈的角色扮演意识——对此不少心理实验已予以证实;人正是通过代入角色,来维持心理优势、对抗心理困境的,这也是人需要故事的深层原因。而短剧以其卓有成效的机制,轻而易举地回应了需求。通过代入短剧人物,观者得以在最短时间内高效经历各种传奇人生、奇幻境遇,而后并不作过多流连,“挥一挥”衣袖,转战下一部,不带走一片云彩。

然而,短剧的“爽”,是添加“激素”的。它吞噬了时间,也释放了人内在最原始的欲望。影视剧是时间的艺术,时间的拉长或缩短,皆有其意义。然而,短剧中的时间,被随意反复、压缩或放空,几乎退到了工具性位置。随之一同被吞噬的,是人的语言(对白)、情绪和思维(心理活动),乃至次要人物及人际关系;说重一点,短剧的“短”,是通过剥除血肉、留下骨架完成的。“骨架”凛冽,主人公如履薄冰,必须一门心思、以最快速度抵达终点。于是乎,爱也直接、恨也直接;喜欢的多多益善,有仇当场就报,一生可以爱许多人。

故而,看短剧易上瘾,看多了会有“后遗症”。主要症状大致有:视域肤浅,易被表面繁华、短暂乐趣吸引,崇尚“颜值即正义”,而懒于做深层判断、独立思考,并逐渐丧失这种能力,沉溺于消磨之中;心态功利,只关注“抵达”,重结果、轻过程,凡事不问意义、唯问目标,欠缺耐心、缺乏情怀,久而久之,把自己也简化成任务框架下的工具人——或多或少,不一而足。

在此不欲做批判,毕竟短剧背后站着的,是爱看短剧的我们。从某种角度上看,短剧就是当下的我们。在短剧里,人的一生被最大程度地浓缩,纵然波澜壮阔,也形如蜉蝣,朝生梦死。我们的人生正面临着“浓缩”的危险。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