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锐
星期天上午,陪小学二年级的孙子去上国际象棋课。我和几位有兴致的家长坐在教室后排当旁听生。听说有的旁听生还一步步晋升为上海国际象棋大师呢,我孙子定级时也曾经与一位白发苍苍的奶奶对局。
第一课由中国国际象棋大师授业讲解,第二课则是学生们对弈实践。老师颇为看好我孙子,每当上课的学生为奇数时,往往他们两人配对。学生如果能挺到25步就奖励积分卡,我孙子总能得到一张。这堂课有8名学生,老师挑选一名优秀学生作我孙子的对手,执白先走。
由初级升入中级班的两名小棋手对基本的棋路已经比较熟悉。我孙子自信满满,轻车熟路,不假思索,落子如飞,仿佛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对方被带节奏,乱了阵脚。三下五除二,十几分钟就结束,黑方大获全胜。
我站在一旁像真君子那样观棋不语,但心中暗忖:侥幸恐怕只能获得一时胜利,浮躁难免招损。
时间宽裕,老师让他俩接着再下一盘。先下一城,得到一张积分卡,我孙子得意忘形,尾巴翘到天上。轮到执白先行,他抢占中心,快速出子,趁早易位,毛躁冒进,不说往后看三步,恐怕两步都不预判。外行看似行云流水,实则跟着感觉下随手棋。一番混战厮杀,白方伤敌八百自损一千,损兵折将,大伤元气,盘面只剩下一王一马三兵,而黑方还有一王二车六兵。孙子定神一看,大惊失色。兵力悬殊,己方完全处于下风,眼看大势已去,无力回天,心里懊恼不已,对巡视中的老师示意,中盘认输。
老师瞥了一下盘面,严肃地说:“还没结束呢,继续下!”随即给我孙子一个鼓励的微笑。
我对老师的教育方式深感钦佩。高手对弈,棋艺精湛,计算精准,偶然因素罕见,中盘认输是常有的事。而对于孩子来说,在习棋初期不仅要学习技艺,更要培养不轻言放弃、百折不挠的坚毅精神。
难道还有希望?死马当活马医吧。我孙子重新拾起些许信心,改变了先前的棋风,稳扎稳打,步步为营,并以攻为守,将军抽车;逐个击破,一一歼灭兵卒;还巧妙地运用声东击西的战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个兵士突破重重关隘,穿越到对方大本营,成功升变为王后。出乎意料,转危为安,颓势变为胜势,又一鼓作气,杀得黑方节节败退,溃不成军,只剩下一个国王,被逼得走投无路而完败。对方急得直挠头。老师过来一看,摸了摸他的头,以示安慰;对着我孙子会心一笑,竖起大拇指。
下课回家途中,我因势利导教育孙子:国际象棋是模拟冷兵器时代的战争,打仗双方激烈博弈,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情况并不鲜见。下棋,有时态度、精神比技艺更重要,决不能轻言放弃半途而废,只有坚持到底才能取得胜利;只要有一线希望,就得尽百倍努力,才能实现逆转获得成功。
孙子忽闪着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似乎有所领悟。